图: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为浙江余姚市某幼儿园的孩子参加赛跑。 新华社
新华社20日播放《新征程上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侧记》,文章提到,除沉疴,从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改起;破藩篱,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这样的优先序,创造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中共中央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这些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决定》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内地民众充满期待。
就 业\促就业保权益 激发民众创业活力
改革发展都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韩文秀表示,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以来,国家稳就业、促就业一揽子政策持续发挥效应,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就业明显增长,特别是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带动全国非农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低息贷款容错兜底 助力青创
“我大学学的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今年3月来到宁波实习,实习一结束就收到了企业的入职邀请。”浙江高校毕业生唐昕告诉记者,“实习也是学校帮我们落实的,专业对口,而且签约之后就能拿到政府发放的租房补贴、购房补助等。”
95后的叶璇毕业后在浙江台州创办了一家电商公司。“这里工厂资源多,电商环境和政策都很好,大学生创业园还有对大学生的创业补贴、场租补贴。”她表示,“政府设立的创业平台在场地、设备上的费用减免,低息的创业贷款以及相关创业失败补偿保险等容错兜底机制,都让我们更放心尝试。”叶璇说,“而且现在市场竞争环境也确实越来越公平。我看到公报中有提到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现在很多政府招投标项目都对小微企业开放,一定金额以下的项目还规定必须是中小企业参与投标,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非常友好。”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的规模日益可观。此次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特别强调,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浙江7月1日正式实施的《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对于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超时工作以及职业伤害等内容,从法律层面给予了更有力的保障。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孙军工说:“《条例》强调要合理确定工作量,实际上就在于要把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向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做重申。”\大公报记者王莉
教 育\打造智慧校园 共享教育资源
中共中央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数字化是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要。
点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小学生刘同学随时可以聆听名师讲解;与此同时,甘肃的杨同学登录平台亦可浏览同样的内容。中国正以数字变革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网线联通,不断弥合着城乡教育的差距。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如今汇集中小学资源8.8万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超1万门,支撑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达到了14年。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在高校领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相关专业持续涌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此,江苏的高二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创新科技人才是国家非常需要的,期待各个高校能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教学,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人才。”\大公报记者江鑫娴
住 房\新发展模式 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要求,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我们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并保障民生仍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她相信,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社保体系等,有助于释放和提振居民对城镇住房及消费的增量需求。
上海市杨浦区凤南一村居民沈先生,去年末经历了人生中首次拆迁:“4年后,老破的凤南一村将被8幢高层电梯住宅楼替代,我们原住民也将重新回迁,‘原拆原建’模式给了大家最大的诚意。”
凤南一村是上海自上世纪50年代起建设的大量“工人新村”之一。2021年9月1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下称,条例)》正式生效,凤南一村成为《条例》实施后当地规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项目。沈先生回忆,“原拆原建”方案确定后,项目组工作人员积极与住户沟通,依据不同房型和各户特点,制定周全的拆迁安置方案,“重建过程中,在外租房也能按原有居住面积得到补贴款。”按项目规划,重建后的凤南一村将增配包括停车库、社区食堂、图书馆、健身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逾6000平方米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留意到,《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要求,用10年时间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改造。从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看,中央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用改革的办法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大公报记者倪巍晨
助 农\建现代化农业体系 强农惠农富农
在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四川宣汉县胡家镇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种粮大户袁军丝毫不敢马虎,在田间穿梭查看秧苗和鱼儿的长势。袁军的基地约3000亩,以“稻鱼综合种养”为主。在稻田里刨出深沟养鱼,害虫和杂草成了鱼的美食,鱼的排泄物滋养稻田,实现了生态立体种养。袁军2014年返乡成立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前些年在外打工年入数万元,如今年收达80多万元,增长近20倍。”袁军介绍,在宣汉县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2家,村民只需将土地托管给企业,然后等秋收将粮食运回家。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袁军认真学习了公报。“全会提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各种制度的完善和深化改革,让我们获得的支持更多,干起来也更有信心了!”
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尽管发展阶段和改革内容不同,但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却一以贯之。宣汉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宣汉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让山区农业发展步入“加速度”。当地丰富的文旅、矿产资源,不仅增强了地方财力,还促进就业让农民鼓足了腰包。2023年,宣汉县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90名。\大公报记者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