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传媒学子穿上米兰时装周上展示过的羽绒服体验走秀。\大公报摄;右图:传媒学子在垦荒文化实践基地合影。\大公报摄
伴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增质扩容、文化自信和吸引力的增强、Z世代消费群体的迅速崛起,以及科技创新带来新消费场景等特征的涌现,兼具高颜值、个性化、性价比的国货品牌迅速崛起,成为近年来消费市场的最大亮点。“中国的鸭鸭,世界的朋友”,这是来自江西的羽绒服品牌、内地羽绒“第一厂”──“YAYA(鸭鸭)”,在上世纪的广告语。2023年9月,鸭鸭首次亮相世界四大时装周之一的意大利米兰时装周,向国际时尚界演绎东方文化与现代感交融之美。这个拥有52年历史的中国国民品牌,在经历了辉煌和落寞之后“起死回生”,再次站在全球服装时尚的风口。\大公报实习记者 黄洁仪、李博池、张豪轩、曾庆芳江西报道
7月20日,“2024范长江行动江西行”香港传媒学子走进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鸭鸭集团。穿梭于琳琅满目的展示服装之间,学子们摸一摸这件,看一看那件。其中,一款整体呈现碧绿、有飞鸟翱翔图样的羽绒服尤其吸引学子们的注意,它将古典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极具中国文化之美,亦符合当下年轻人对于时尚、个性的追求。学子们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使用缝纫机裁剪衣物,穿上鸭鸭集团还没上市的新品服装走了一场T台秀。有学子表示,鸭鸭羽绒服向国际呈现了东方文化与时装的无界交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板鸭厂内办羽绒加工厂
鸭鸭羽绒服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1955年,98位上海知青怀揣梦想来到江西省九江市鄱阳湖畔垦荒,他们借助浩渺的水面幹起了水禽养殖,随着养鸭卖鸭,建板鸭厂卖板鸭……鸭鸭集团创办人蒋仲平开始思考,鸭毛如何变废为宝,后来他着手在板鸭厂里筹办羽绒加工厂,成立了鸭鸭集团。1972年,内地第一件羽绒服在共青城诞生,鸭鸭也成为内地第一个国民羽绒服品牌。
携手全球设计师 诠释国潮风格
到了20世纪80年代,鸭鸭羽绒服更一度成为国礼赠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夫妇。曾经,鸭鸭在内地市场占有率超30%。但到了本世纪,人们对于羽绒服需求升级,从追求保暖性到兼顾美感,而鸭鸭长期以中年群体作为消费核心,品牌也被打上“土气”的标签。随之而来的是鸭鸭集团门市数量不断减少,市场占有率近一度跌至不足5%。然而,国潮的崛起,为鸭鸭品牌注入了新活力。“想要不被淘汰,我们既要跟上时代,也要保留自己的独特性,让人们对我们的印象是经典而非老旧。”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说。
据王秋寒介绍,从2018年开始,鸭鸭品牌开始将国潮元素纳入羽绒服的设计之中,花鸟、山水、荷叶等成为鸭鸭服装上的“常客”。2023年,鸭鸭设计的一款羽绒服宛如中国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衣襟上奔流飞瀑,腰带上绵延山脊,在法国巴黎的秀场引起轰动。鸭鸭品牌多次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积极开展合作,提升品牌时尚度的同时诠释国潮风格。此外,鸭鸭借助明星效应,曾邀请年轻偶像王一博将国潮文化传递给更多的年轻受众。在电商平台上,鸭鸭不仅推出了多款国潮风格的羽绒服产品,而且以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优势。从2019年到2022年的三年时间,鸭鸭实现了全渠道GMV(商品交易总额)从8000万到超百亿的增长奇迹,晋身网红品牌。目前,鸭鸭羽绒服在内地市场占有率位列平价羽绒服类目全渠道T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