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三中全会.新征程 关键词:实惠/租购并举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08-02 05:02: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图为山西太原市民在售楼部选购商品住宅。\中新社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4次提及“房地产”一词,强调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有分析认为,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了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多渠道保障多元居住需求、充分赋予地方政府市场调控自主权、改革优化房地产相关制度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从政策优先级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成为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而多渠道保障民众多元居住需求,则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上海报道

  “发展新模式”被摆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决定》指出,要“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过去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有赖于“高杠杆、高周转”。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刻不容缓。

  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认为,中国将消除房地产旧有的“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发展模式,转而建立一套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房地产基础性制度。

  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并行

  值得一提的是,多渠道保障民众多元居住需求,已成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决定》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同时明确“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市场人士相信,中国住房供应或从现行的“商品房为主”,转变为“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并行”格局。

  王胜相信,新模式下,保障房建设供给是除稳定市场之外,房地产领域的又一大要务,其目的是满足民众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卢文曦补充说,从今年以来中央政策表述看,发展新模式涉及“三大工程”的推进,保障房建设供给的加大,以及商品房领域相关基础性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为提高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的灵活度与精准性,《决定》提出,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仲量联行研究团队认为,房地产政策应避免“过冷时刺激、过热时限制”的政策思维,转而更深入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重视“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统筹考量增量与存量,有步骤、有秩序、有弹性、有差别地调整优化各自的政策措施。

  料楼市支持政策陆续有来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住宅市场负责人盛秀秀坦言,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优化政策,有利于修复市场信心。随着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下半年内地新房、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有望稳步回升,“未来一年房地产政策将续宽松,更多支持性政策举措或加速落地”。

  对于《决定》提出“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分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新”,体现在“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以及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此次三中全会《决定》提及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应主要指营业税、个税、契税等交易环节的税收。王胜判断,“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相关工作,或在房地产市场稳定后择时推出”。

  政策方面,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观察到,4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房地产宽松政策,除传统需求侧政策外,政府还为“收购已建成但未售出的商品房”提供融资支持。综合当前房地产销售和房价走势,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仍有必要性,“鉴于目前政策支持倾向明显,相关措施或很快推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