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正加紧研制运营时速400公里、最高450公里的动车组。图为福厦高铁首趟复兴号智能动车列车从福州南站开出。/中通社
“中国高铁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舒适得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任何缺点。”近日,特朗普在和马斯克的一场直播中如此夸奖中国高铁。美国总统拜登也曾表示“中国有2.3万英里的高铁系统,……我们(美国)落后了”,前总统奥巴马则曾在国情咨文中提到中国正在发展比美国更快的高速铁路。如今,由中国保持的世界最快高铁速度又将被打破:运营时速400公里、最高45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正加紧研制,样车计划年内下线。该车投入运营后,高铁的“中国速度”将进入400公里时代。中国高铁技术不仅给国民铺就安全快捷的幸福路,还将继续“出海”,造福更多国家人民。
“我常坐复兴号智能动车往返京沪,用时4小时29分。”经常往返京沪的吴坤,乘坐的复兴号CR400型列车自2017年9月起运营,以最高350公里的时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保持至今。而在不远的将来,这个纪录将被打破。国铁集团透露,100%自主研发的CR450动车组样车将于年内下线。按照中国高铁命名规则(CR是中国铁路China Railway缩写,数字表示速度等级),CR450是指实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行时速4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
提速50公里 高铁越跑越快
中国轨道交通协会高铁技术专家徐国峰对大公报分析,此前有报道称届时京沪间2.5小时可达,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即使按照450公里最高时速不停站,也无法在3小时内通达两地。在实际运行中,高铁并非按照试验速度运行,还要考虑到启停耗时以及限速路段。不过若CR450在京沪线投入使用,全程有望比之前缩短半小时甚至更多。出行时间压缩在四小时以内,基本不会打乱国人以上、下午为区分的日常生活节奏。以目前京沪线最快的G1次列车为例,现在上午7点由北京出发,11时29分抵达;但如果11点前到达,乘客就可以安排下午的行程,实现“早上出发办事,晚上回家吃饭”的高效率。
联通东西 “4小时交通圈”扩大
徐国峰说,随着相关线路的升级改造以及时速400公里的新高铁部署,“4小时交通圈”的半径会从1200公里扩大到1600公里,同样是从北京出发,以前4小时最远只能到上海、武汉、西安,以后或许可到兰州、西宁──这超越了两个城市的连接,把中国东西部联动起来。在主要高铁干线满负荷运行的当下,高速列车意味着运输能力的扩充,能深刻影响和带动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版图的积极变化。他预计,将来除了福建福厦高铁等新建高铁项目外,成渝、京沪高铁等线路经过改造以后,将有可能最先运行CR450列车。
据了解,目前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的最高时速为320公里。业内人士指出,CR450计划不仅在速度提升上继续拉开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还将推动高铁技术的全面升级,包括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等。国铁集团透露,下一步将规划利用既有高铁线路,开展新一代可达时速500甚至8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研制工作,努力做到安全稳定、节能环保、平稳舒适、经济可靠,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高铁技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世界高铁技术的领跑者。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铁将继续与“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国家分享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高铁技术的发展。
研时速1000公里“飞车” 比肩飞机
在追求交通出行“中国速度”的进程中,中国从未止步,除了高铁动车,中国的科研人员正积极探索高速磁浮列车、高速管道运输等新技术路线。
轨道交通以车辆与线路接触方式划分,可以分为“轮轨式”和“磁悬浮式”。目前,内地已经建成了三条磁悬浮线路,分别是上海磁悬浮线、北京地铁S1线及长沙磁悬浮快线。这些线路多为中低速磁悬浮,时速200-300公里,但这些并不属于高速磁悬浮。当前,高铁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每小时,新规划中的高速磁悬浮设计时速一般为600-1000公里,被誉为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全球还没有建成运营的例子。
中国各地正在密锣紧鼓开展高速磁浮交通科研。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意味着中国自主创新的高速磁浮系统已形成了产业化能力。此外,西南交通大学在时速1000公里超高速磁浮领域开展工程化试验进展顺利。中国轨道交通协会高铁技术专家徐国峰对大公报表示,未来高速磁悬浮列车可与高铁、飞机等共同组成全国性的立体交通干线网,比如沪杭约170公里,最快十分钟就能通达,从广深到京沪两地,也就不过2-3小时。
多地规划高速磁悬浮项目
广东广州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指出,广州正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实现与大湾区各城市中心1小时互达、与省内城市2小时互达、与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国家级城市群主要城市5至8小时互达,其中包括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2条通道。
四川成都
2019年7月,成都发布的《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中,规划预留成渝时速600至800公里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
浙江杭州
2020年5月,浙江举行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其中将“沪杭超级磁浮”列入“千亿工程”。
安徽合肥
2021年6月印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高速磁悬浮研发试验基地及合芜(合肥至芜湖)试验线工程要实现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