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煤油罐车混装食油 内地七企罚款逾千万

2024-08-26 05:02:30大公报 作者:赵一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此前内地媒体调查发现,一辆卸完煤製油的罐车,在未洗罐的情况下进入一家粮油公司装载大豆油。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5日消息,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四地开展联合调查,追查涉事近68吨产品流向,核查涉事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违法行为,分析问题原因,厘清各方责任。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后认定,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通报还详细交代了两辆涉事罐车装载煤製油后再运送食用植物油的违法事实,并依法对涉事7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共计罚款逾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联合调查组全国排查 未发现同类问题

  通报称,国务院食安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四地开展联合调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从各地清查情况看,截至目前,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

  3人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被追责

  通报介绍了两辆曾装载煤製油的涉事罐车相关违法违规的事实,直指其中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未做清罐处理等问题。经查,7月3日,涉事车辆冀E5476W(登记在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名下)的实际车主高某群为掩盖问题,指使其三哥高某修伙同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某,找到河北石家庄民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某开具5月23日罐车清洗虚假票据(500元)。对于涉事罐车冀E6365Z,司机张某某称5月20日已做清罐处理,经公安机关现场核查,当时涉事罐车轨迹所在地周边没有符合专业要求的洗车店和移动清洗车。

  通报称,涉事产品部分用于饲料加工,部分用于分装销售等。其中,已销售但未被使用的部分已全部追回并封存,已被使用的部分流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未流向其他地区。

  中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均有明确规定,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器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运输食品应使用专用运输工具;食品运输工具不得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防止食品污染”“运输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的车、船等运输工具、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然而,一些企业和个人仍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通报认为,“性质极其恶劣,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

  联合调查组认定,运输企业负有管理责任,依据《食品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给予行政处罚;司机负有直接责任,应以行为犯论处,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通报显示,包括两名罐车实际车主等5人被依法查处,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对参与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的物流公司负责人等3人依法处以10日拘留的行政处罚。

  严格落实食用油运输专车专用

  对于下一步工作,通报称,国务院食安办将按照全面清查、举一反三、打建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食用植物油运输专车专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全链条管理。

  话你知 | 食用油罐车须定期清洗

  所有油罐用久了都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即使是标准的食用油罐,一直运输同种油,用久了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属于一类致癌物,对人体有害。所以即便是食用油罐,每换一次油,也必须清理油罐,且要清理得很干淨。

  人民日报:法律红线不容突破

  据人民日报报道:2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题为《食品安全零容忍!道德底线、法律红线不容突破》。文章指出,对这起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的典型行为违法犯罪,联合调查组查清了违法事实、产品流向,并对目无法纪、突破底线的相关主体依法予以严惩,对相关属地监管部门予以严肃问责,彰显了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绝对“零容忍”的态度,表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

  文章指出,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管理非常明确,但一些人知法犯法,从公布的违法事实看,他们事后都企图掩盖犯罪行径,足见其主观明知。此次有关部门依法从严彻查“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相信对相关行业从业者是一个警示,对全面整肃行业风气、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深入开展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问题专项整治,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食用植物油运输专车专用,推动整个行业全面提升治理水平、迈向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对食品安全问题绝对“零容忍”。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始终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此次对“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的严厉查处,再次传递出强烈信号:食品安全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不容任何人突破!那些在食品安全上泯灭良心、逾越底线、公然违法的个人、经营者和企业,终将付出代价。

  专家解读 | 落实“专车专运” 恢复食安信心

  对于“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需探索建立严格的食用植物油“专车专用”“专罐专用”标准。也有专家认为,罐车运食油乱象是独立承包商主导市场的结果,要治理乱象,需改变市场结构。

  在广东风采新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贺国帅看来,出现此类问题在于业界对罐车运输行业的监管不力,以及对食用油厂家验罐流程的监管缺失。强制性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企业合规运营和政府监督管理的重要规范依据,未来中国需探索建立严格的食用植物油“专车专用”“专罐专用”标准。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陆明涛表示,市场的主要从业人员都是个体户,而不是结构紧密的正规僱佣人员,残酷的竞争会让他们把成本压缩到最低。治理这种乱象,需改变市场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目前状况下,要引导油罐车运输从低价竞争的怪圈中走出来。比如货车全国联网,低价竞标者得,以及交通部门关于高速公路空重车统一收费的规定,没有考虑到危化品和食品行业罐车单向流动现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