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示意图。
中国“超级高铁”再有新进展。历时三天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25日在广州收官。参展的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接受采访时透露,该企业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高、中低速磁浮轨道樑研发技术和施工经验的企业,参与时速1500公里真空管道磁浮技术的研发。目前,该企业参与承建的设计时速1500公里磁浮交通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工程已经封顶,并将建有“高架结构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试验线”等,将打造成为中国超高速轨道交通领域最先进的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广州报道
“贴地飞行 磁浮科技”成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此次参加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的展区重要看点之一。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磁悬浮列车技术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列车传统运行方式,能够以车轨无摩擦的方式进行高速运行,理论时速可以达到几千公里,让人类“贴地飞行”的梦想得以实现,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该公司正与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中国超高速轨道交通领域最先进的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多态耦合试验平台),开展时速1500公里真空管道磁浮技术的研发。
专家: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据透露,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参与建设由中铁磁浮、西南交大主导的四川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项目,将建设一个长度1500米、管道直径3米、最低气压0.005标准大气压、试验最高时速将超音速的“高架结构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试验线”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记者了解到,这个设计最高试验时速1500公里的磁浮交通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超高速轨道交通领域最先进的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为“真空管道超高速轨道交通”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大功率轨道助推技术与飞行器动模气动实验研究,提供超高速与低气压的试验环境,引领超高速轨道交通科技发展,助力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实施。
“时速1500公里磁浮交通技术研发,充满挑战和机遇。”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表示,时速1500公里的磁浮交通技术是代表未来高速交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国产时速400公里的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可望今年内下线,并逐步掌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技术,这为时速1500公里磁浮交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于应用前景,时速1500公里磁浮交通将极大地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区域经济加速协同发展。郑天祥认为,这种高速交通方式可优先应用于连接大型枢纽城市或重点城市群,譬如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之间,形成“高速走廊”。但基于性价比等问题,时速1500公里的磁浮交通不一定大范围铺开建设,需要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权衡;同时还要攻关磁浮技术稳定性、能量效率以及成本控制等难题,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投资效益。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与成本降低,未来时速1500公里磁浮交通有望成为连接重点城市之间的重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