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闻热话/信心中国 富士康投资10亿元 郑州建新总部

2024-08-31 05: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3年1月19日,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内的“灯塔工厂”,机器人在进行智能化生产。\中新社

  一度被传“撤离中国”的富士康最近在河南郑州的一系列投资招工动作引发外界关注。富士康先是高调宣布在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下同)建总部大楼,同时在郑州大规模高薪招工紧急备战iPhone 16的生产。富士康投资走向之谜,是“归去来”还是转型再出发?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自由贸易港(区)专委会会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告诉大公报,富士康从来没有完全离开过河南,更没有离开过中国。富士康在郑州的最新部署,是加码投资“中国智造”的长远策略。\大公报记者刘蕊 实习生郑潇雨、杨玉涵河南报道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富士康F区对面,欧特辰劳务的员工李桐桐(化名)坐在一棵大树下做直播招工,手机摄像头面对着富士康F区大门。

  上调时薪 忙招工赶制新款手机

  记者了解到,为赶工即将面世的iPhone 16,富士康紧急调薪扩招。小时工的时薪从24元上调到26元,返费工的返现奖励从7300元上调至7500元。“八月是今年招工的高峰期,一周就能招满万人。”李桐桐边跟直播间想要找工作的粉丝们互动,边见缝插针地回答记者。一位经常在苹果高峰期来富士康做工的中年妇女高兴地告诉大公报,“其实每年苹果出新品前都会大量招工,我也愿意在这时候来做,这比正式工挣得还多。”

  宋向清表示,此前富士康确实将部分手机产能分流到印度、越南等地,这是其作为全球性企业的战略意愿,旨在通过优化产能布局,均衡市场份额,实现产能、效能最大化。然而自从富士康转移苹果产业链到印度、越南后,良品率低、工厂限电、产业链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接踵而来,而iPhone 16作为苹果在近年来销售量走低背景下的“翻身之战”被寄予厚望,郑州作为富士康中国的最大厂区则被视为此次“翻身之战”的关键战役地。

  宋向清续指,从制造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放眼全世界,河南乃至中国先进且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且仍在快速成长的国内市场、熟练且勤劳的产业工人、完整且紧密衔接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优渥的商业、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这就是富士康、特斯拉等外资坚定投资中国的核心因素。

  与“富士康逃离中国”的传闻恰恰相反,富士康在郑州的投资从未间断。实际上,在“富士康逃离中国”传闻最盛行的2023年,富士康投资了20亿元建设M区智能仓储基地,占地面积271亩,并于今年5月份建成投用。近年来,郑州富士康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效促进自身转型升级。

  发展新技术 迈步新产业

  在宋向清看来,富士康从未“移情别恋”。事实上,富士康心目中的“高富帅”一直都是中国。如果说最初投资郑州看中的是“中国制造”,那么此番投资则看中的是“中国智造”。2023年以来,郑州富士康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推动能碳管理和数字化高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实现100%绿电供应,用水密度降低27%,成功入选“河南省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郑州富士康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快。

  今年7月下旬,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此次合作主要聚焦富士康“3+3”战略,即发展“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领域,为此,富士康方面宣布将在河南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记者了解到,新事业总部大楼包括了总部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等7个功能单元,为“3+3”战略的落实提供支持,把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到底”,以此“智”胜未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