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硝烟中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不仅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
田汉聂耳共谱战歌
•1934年秋,剧作家田汉为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反映知识分子由象牙塔走向民族抗战战场,《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主题歌,聂耳为主题歌作曲。聂耳在日本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曲谱,将曲谱定稿寄回国内。1935年7月,田汉出狱,那天正逢《风云儿女》首映,《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立即成为广泛流传的抗战歌曲,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
在海外唱响 在世界激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美英各地电台经常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联合国成立时,《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1949年春,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布拉格召开,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国歌也没有选定,代表团团长郭沫提出:就唱《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节奏,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法规范奏播使用
•2017年9月1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大公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