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9月28日在重庆召开。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新华社
“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9月28日在重庆召开。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
从现场视频可见,身穿登月服仍可蹲下弯腰。相比于中国空间站目前使用的舱外服,登月服更加“修身”,也更加轻量化,这背后是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穿上它的航天员可完成一系列月面出舱活动作业,不仅能行走、攀爬,还能驾车、科考等。
公开征名 不多于4个汉字
登月服征名,名称原则上不多于4个汉字,10月31日24时截止收集。截止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组织对征集作品进行初步审核,遴选出不超过10个方案入围最终评选环节。
中国登月服自2020年启动研制。4年多以来,研制聚焦复杂环境综合防护、人服能力提升,以轻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为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确立总体技术方案,为中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首次公开的中国登月服,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充满着登月时代的科幻感。专家表示,作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之一,登月服主要用于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时的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能够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环境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着服航天员可以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作业。
“月面出舱活动时,航天员将处于自然严酷的月面环境,高真空低重力,月尘及月壤、复杂的月表地形、高低温、强辐射等复杂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工作和防护造成重大影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吴志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航天员在月面行走或进行科考活动时,对整个服装的工效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小型化、集成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登月靴的综合防护能力也必须大幅提升。
据悉,登月服采用综合防护面料,可有效防护月面热环境及月尘影响。登月服胸前的多功能集成控制台,使用中文标识设计,操作便捷高效。全景式防眩光面窗,可提升视觉工效。安全高效登月服手套,则可提高灵活性和防护能力。登月服还配备了长短焦距摄像机,分别安装在面窗左右,可以实现远近景视频摄录。此外,登月服整体轻量化,可适应月面活动需求,而低重力环境关节配置,人服活动能力更强。
犹如太空铠甲一般的登月服首度公开,谁有望穿上登月服完成中国人首次登月梦想,是外界最关注的焦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此前表示,登月任务对航天员来说更具挑战性、技术要求更高、风险也更大。从选拔角度,登月航天员需要有更强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体能,也需要有更强的自主工作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还要有对月球背景知识的了解。在训练方面,登月的航天员要针对登月任务本身的要求,在基础理论、体能、心理,特别是专业技术方面,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嫦六总师:中国人定会站在月球上
对于从事航天事业40年、与探月工程相伴20年的嫦娥六号总设计师胡浩来说,中国探月工程从零起步,一路走来,从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能够如期实现,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中国人一定会站在月球上。”胡浩日前受访时表示充满信心,这不仅是为了圆梦,更是为了让探月技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探索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增进人类福祉,让老百姓能够受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