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军事周刊/新一代“重武直” 强火力抢滩登陆

2024-10-07 05: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解放军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是以直-20通用直升机为平台开发。图为士兵从直-20索降。

  解放军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再有新进展,据内地媒体报道,新“重武直”近期已经涂刷编号开展试飞,距离列装服役更进一步。以直-20通用直升机为平台开发的新武直,作战半径、载弹量、打击能力全面超越现役直-10中型武装直升机,在抢滩登陆夺岛、高寒高原作战中,发挥强大的火力压制和支援作用,成为陆军立体化作战体系的“飞行陆军”核心装备。\马浩亮(文)

  随着陆军从陆上平面作战向“机动攻防、立体作战”转变,由侦察、攻击、运输等多型直升机组成的空中力量,成为陆军着力打造的新质作战力量。陆航旅、空中突击旅,成为各集团军的标配主力,借助空中力量,打造“人装合一、天地协同”的“飞行陆军”。而在陆航装备中,肩负火力打击的武装直升机(攻击直升机),是立体作战的重中之重。

  目前制约解放军陆航力量的最大短板,就是缺乏重型武装直升机。现役武装直升机主要包括6吨级的直-10中型武直、4吨级的直-19轻型武直等两款。而美军AH-64“阿帕奇”、俄军米-28和卡-52,都是10吨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重型武装直升机,被誉为“坦克终结者”,能够凭借超强的机动性和空地制导武器,从空中对地面装甲部队实施快速突袭,夺取战场控制权。

  全天候执勤 空中反坦克

  近期曝光的解放军新一代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图片显示,尾樑部位已涂刷了4位的试飞编号,这是正式列装作战部队之前的重要一步。新型武直以直-20通用直升机为研发平台,在动力系统、旋翼系统、减速器等方面,承继直-20的先进成熟技术,具有优良的环境、气候适应性。无论是高寒高原地带,还是高温高湿海洋岛礁环境,都可以全天候全地域执行任务。

  从外观看,新型武直短翼比直-10的短翼明显加长,厚度也更大。据内地权威军事杂志《舰船知识》分析,新型武直每侧短翼可安装3个挂架,包括短翼下方2个和翼尖1个。短翼下方每个挂架可挂载4联装空地导弹,或4联装巡飞弹,或1具火箭弹发射器。因此,最多可同时挂载16枚空地导弹。翼尖挂架则可挂载空空导弹,从而形成空地、空空导弹组合火力,既可打击地面坦克、重型装甲车,亦可攻击直升机、无人机等低空目标。

  武直-10的航空机关炮安装在机首下方,而新型武直的机炮则后置到驾驶舱正下方偏后位置,这种设计类似于美军“阿帕奇”直升机,其优势是可以与内部弹舱更好地融合,通过弹舱供弹,提高火力输出的持续性。

  电子信息系统方面,新型机首配置有光电夜视探头、光电瞄准探头、数据信号转换器、敌我识别装置等,旋翼顶端安装了一部毫米波态势感知与火控雷达,提高综合态势感知能力。尾梁上方和短翼上分别加装导弹来袭告警器和红外干扰器,用以增强战场防护能力。

  高度智能化 可全自动飞行

  由于新型武直基于直-20平台,也将延续直-20的高度智能化设计。军媒“中国军号”日前采访直-20飞行员时透露,除了起飞、着陆,直-20几乎可以做到全程全自动飞行。计算机可解算飞行员操作意图,并自动弥补操作偏差,极大节省机组精力,让机组更好地进行对外观察和应急处置。这一点对于以火力打击为主要任务的新型武直意义重大,可以让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更专注于攻防。

  新型武直研发,令解放军拥有了10吨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极大完善了陆军立体化作战体系。在高原作战时,新型武直能够最快速地前出,形成空中反坦克火力网,拦截敌军地面装甲集群。在渡海作战时,则出动新型武直,压制敌方岸滩火力,为两栖战车等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清扫安全登陆区域,并进一步支持地面部队纵深突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