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绘就文化改革新图景

2024-10-08 05: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翻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指向鲜明,其中之一便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踏上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24年2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公开发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情况”列入巡视工作的重点检查内容,上紧履职尽责的“发条”。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激发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沉实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所在。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加快建立有利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必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积极打造文化建设的新空间──

  “互联网、旗帜扬,守阵地、强思想,管好家、用好网,网风清、家风朗……”8月28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主论坛上,四组家庭以情景演绎形式分别就“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四个主题进行家庭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并向全社会发出“弘扬优良家风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凝聚起共建共享美好精神家园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

  着眼未来,要着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文化建设新空间。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一个大国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幅提升。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越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越需要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真正在国际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新的时代画卷,期待新的描绘。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定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