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国家发改委:五方面加码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024-10-09 05:01:55大公报 作者:任芳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0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大公报记者任芳颉摄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备受关注。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围绕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在投资方面,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与此同时,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二是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扩大养老、讬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明年续发超长期特别国债

  在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政府投资方面,今年近6万亿元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今年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目前项目开工率是58%;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也全部下达到项目,项目开工率是50%。

  经过梳理,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我们拟在本月底按程序提前下达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刘苏社说。

  研究保护中小投资者政策措施

  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方面,郑栅洁介绍,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郑栅洁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可以用“稳”和“进”两个关键词来简要概括。“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大盘上,“进”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也回暖上涨。

  “一揽子增量政策就是要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随着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细,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围绕五方面加力 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提振资本市场:

  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