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月22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轮船在停泊作业。\新华社
从9月24日至10月12日,中国宏观调控实现一次里程碑式出手。
有分析指出,这是一次“2+3+1”的基本架构,即两次会议(9月26日政治局会议、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三场发布会(9月24日金融部门、10月8日发改委、10月12日财政部)以及一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经济专家表示,内地近期召开的三场发布会,从货币金融、产业、财政等维度,全面勾勒出经济刺激政策的清晰脉络,即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加码“稳增长、防风险”力度,在防范化解局部领域潜在风险的同时,筑牢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基础,反映中央全方位布局,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国新办9月24日召开的首场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证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宣布系列金融政策“组合拳”。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召开的发布会,向投资者传递了积极正面的信号,特别是支持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刺激措施,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股市增量流动性,“上述举措将助力中国股市迎来长期且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10月8日节后首个工作日,国家发改委“一正四副”主要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表示,10月8日发改委发布会提出的五方面举措(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实际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本框架,是一个总部署的落实方案。发改委根据自身职能强调了宏观调控和扩大有效需求,10月12日财政部是突出强调财政政策在这五个方面的作为,而金融部门是围绕金融政策和提振资本市场作出部署。安排于14日召开的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会,主题是助企帮扶,接下去很大可能会由住房主管部门推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政策。
提振市场信心 增强经济活力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指出,10月12日的财政部发布会释放了更积极明确的财政政策信号,其加大对地方化债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仍有较大举债空间、多举措缓解年内财政收支压力等政策表述,表明财政政策在“稳增长、防风险”领域力度的双重加码。他认为,金融周期下半场理想的政策组合是“紧信用、鬆货币、宽财政”,这其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关注财政政策具体力度、节奏和支出方向。“促进经济增长、持续恢复市场信心,是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穆迪评级副总裁、高级分析师陈晨说。
正视困难主动作为 夯实经济回稳基础
中国本周将发布三季度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师认为,近期中央高层会议传递出的积极政策信号,以及金融监管、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提出的一系列逆周期政策措施,有助于稳固市场预期,夯实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从近期宏微观市场反馈看,首三季中国GDP同比有望实现4.8%的增长,今年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达成。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上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支持力度更大、协调性更强的政策应对信号,表明决策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努力完成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当前市况下,市场对中国政策支持力度的加码已有预期,而美联储政策转向,为中国政策宽松提供更多空间。穆迪方面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将略低于政府年初确立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但各项政策措施如果能协调一致并得以落实,仍有望进一步支持GDP增长。
助建“商品+保障”楼市发展新模式
财政部日前祭出政策重拳,推出多项政策举措,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纾解房地产领域的流动性风险。
华金证券首席宏观及金融地产分析师秦泰表示,从财政政策具体措施看,专项债将用于保障房收储,同时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等,此举有助于加快建设“商品+保障”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有利于房地产产业链资金流动性的改善。
专家:化债不等于债务清零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认为,化债并不等于债务清零,而是为了保持财政、经济与债务之间的可持续性,核心是要保持债务的接续和滚动。不能因化债制约经济发展,而是要统筹好化债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做大GDP、做大财政收入来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承载能力,在发展中化解债务。
加大财策力度 保障重点领域
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优化税费优惠政策
1-8月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用作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