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中东市场对中国车企重要性不断提升。图为去年初215台吉利汽车搭乘滚装轮从深圳开往中东波斯湾。右图:在2024巴黎车展上,参观者观看展出的比亚迪电动车。 法新社
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锋军”,以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国家海关总署日前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尽管部分国家不合理地加征关税,但我国“新三样”出口市场仍然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地区乘用车出口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46.2%,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更高达19.6%。\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1%。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出口的“新三样”等绿色低碳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确实有部分国家对我国‘新三样’产品加征关税,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最终也会影响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吕大良表示,希望有关国家能够放弃错误做法,在共同发展中寻求自身合理利益,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动力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
因地制宜赶超日韩 智能配置助突围
最新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地区的乘用车出口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46.2%,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而且,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9.6%。被称为“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的中东,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新的热门地。过去,中东汽车市场主要由日本和韩国品牌主导,尤其是日本品牌一度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中丰田和现代是销量领先的代表。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的加入,这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对媒体表示,一方面,中东主要国家由于居民收入较高、地域广阔、气候炎热等因素,对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特别是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等先进配置的普及,为中国品牌汽车在中东市场的销售打开了新的局面。
专家:中国品牌实力持续增强
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知名智库荣鼎咨询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海外投资仍将保持强劲态势,中东和北非将跃居第二位。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媒体表示,中东成为上半年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既展现了中国品牌汽车适应各地市场环境的能力,并在销量上迅速增长,同时彰显了中国品牌汽车自身实力的持续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大公报表示,中东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接处,区位优势明显。一方面,中东本身就是一个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地,中国电动汽车可以从这里辐射到欧洲、非洲等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中东地区对于中国汽车“出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