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拐卖17儿童 余华英重审判死

2024-10-26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2024年10月11日,涉嫌拐卖十馀名儿童的人贩子余华英在贵州出庭接受重审。右图:25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被害人之一杨妞花(右)接受媒体采访。

  “17名儿童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来颠沛流离,在寻找未果后有的父母抑郁而终,有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2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法院进行重审一审宣判,法院再次对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因影响巨大,官方播放庭审宣判视频,并披露更多犯罪细节,但余华英仍未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并当庭表示上诉。重审一审判决书指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事实清楚,在案证据可以证实其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大公报记者 赵一存

  2023年9月,贵阳中院在当时的一审程序中就已经判决余华英死刑。二审期间,发现余华英仍有遗漏拐卖儿童犯罪事实,因此贵州高院发回重审。本月11日,此案在贵阳中院重审一审开庭,公诉机关指控余华英涉嫌拐卖的儿童从11人增加到17人。

  被捕后毫无悔罪表现

  在25日的判决中,关于被告人余华英的辩解及其辩护人所提的辩护意见,贵阳中院作出五条评析,披露了更多犯罪细节。贵阳中院认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的事实清楚,在案证据已经形成证据链,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此外,余华英拐卖谌江华拐骗行为已经完成,拐卖儿童犯罪既遂。在案证据可以证实余华英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贵阳中院还认为,2004年被告人余华英被云南省大姚县公安机关抓获,并未如实供述真实姓名及所犯罪行,最终以化名“张芸”被云南省大姚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2022年6月余华英被贵阳市南明区公安机关抓获后,仍不主动供述犯罪事实,没有悔罪表现。

  贵阳中院指出,余华英拐卖儿童17名,造成12个家庭骨肉分离,亲情断裂,17名儿童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来颠沛流离,在寻找未果后有的父母抑郁而终,有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虽然其当庭认罪,有坦白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而被告人余华英在拐卖儿童过程中是否存在虐待儿童的行为无充分的证据证实,不宜认定,但不影响对其的量刑。

  “第一次看到她垂头丧气”

  贵阳中院认为,被告人余华英为获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共计17名,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情节特别严重。贵阳中院以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庭审结束后,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被害人之一杨妞花走出大门,声音嘶哑念完判决书。作为被余华英拐卖的儿童之一,今年34岁的杨妞花凭5岁时的记忆,向警方提供重要线索,是抓获余华英的关键人物。25日宣判后,杨妞花表示,在庭上第一次看到“余华英垂头丧气、双手发抖”。对于余华英没有丝毫犹豫表示要上诉,杨妞花坦言,“我们也会继续准备二审,等到最终审判结果。”

  据了解,余华英卖的第一个孩子是自己的亲儿子。1993年至2003年,她伙同他人拐卖了17名儿童,其中有5对是一起被拐走的兄弟或兄妹。多名被拐儿童家长回忆,余华英及同伙采取“熟人作案”方式,通过在流窜地租房物色儿童,与被拐家庭成为邻居,熟悉后以冰棍、糖果等为诱饵将儿童拐走。对于余华英在庭审时表达的歉意,多名被拐儿童家长表示,不接受道歉,“她把我们搞得家破人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