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火箭军近年有针对性加强新装备、新技能、新战法训练。
习近平主席日前视察火箭军驻安徽某旅,该旅展示了超过20辆“关岛快递”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车,并进行导弹起竖备战演练。如此大规模的展示,在以往历次大阅兵中也从未出现。
内地军媒分析,“核常兼备、陆海双打”的东风-26是除洲际核导弹之外,解放军最具威力的打击重器,射程覆盖第二岛链,能够对航母等大型海陆目标进行中远程精确打击,是解放军慑控西太平洋区域的“撒手锏”。\马浩亮(文)
10月17日,习近平主席到火箭军某旅视察,听取武器装备技战术性能介绍,察看官兵操作训练情况。从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可以看出,该旅20辆导弹发射车按两列整齐排列。随后,又有5辆导弹发射车进行了打开发射筒、起竖、发射准备演练。该型导弹正是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
机动发射 歼灭重要目标
东风-26导弹重约20吨,最大射程5000公里,远达第二岛链,有“关岛快递”之称。在火箭军的“大国长剑”体系里,东风-26堪称是打击手段最为丰富的头号“多面手”。就射程和威力而言,“东风”家族中,超过东风-26的只有东风-31、东风-5、东风-41三型洲际核导弹。但洲际核导弹主要是作为战略威慑力量来平衡对峙态势,因此东风-26是遂行常规战略打击的顶配。
东风-26特点可以用“核常兼备、陆海双打”来概括。战斗部既可携带核弹头,也可携带常规弹头。能够大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既可实施快速核反击,也可进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既可摧毁陆上重要目标,也可攻击航母战斗群等海上大中型目标。
东风-26包括3个型号,分别在3次大阅兵依次“首秀”亮相。2015年9月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核弹头型东风-26A第一次亮相;2017年7月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常规弹头陆攻型东风-26B亮相;2019年10月国庆70周年大阅兵,常规弹头反舰型东风-26C亮相。而近期火箭军某旅集中亮相的东风-26的数量之多,超过了这3次阅兵。
该旅此次展示的是常规弹头型。其弹体水平放置于发射车上,弹头“嵌入”发射车的车顶,呈“凹”字型。导弹头罩采用可分离设计,发射前打开,发射筒起竖后,导弹头部裸露在发射筒外面。导弹发射无需更换发射筒,可再次装填。而核弹头型东风-26A弹体倾斜,弹头与车顶存在仰角空隙,车头是完整整体。导弹头罩固定在发射筒上,弹头不外露,发射筒整体起竖,属一次性使用。
钻地攻坚 瘫痪敌方中枢
从打击圈来说,东风-11、东风-15主要覆盖台海区域;东风-16可延伸至第一岛链更远处;东风-21D是第一款专打航母的弹道导弹;东风-26可在更远距离猎杀航母、震慑第二岛链;东风-17的优势则是超强突防能力。几款导弹从射程、打击手段等方面分工、互补,构成了严密的慑战体系。
陆攻型的东风-26B,可以打击地下坚固目标,包括指挥所、发射井、弹药库等,瘫痪敌方的指挥体系和反击能力。反舰型东风-26C是继东风-21D之后的第二种“航母杀手”,速度、射程等关键指标都大幅跃升,具备投送分导式多弹头能力,以及再入大气层时进行弹道机动能力,对航母战斗群进行精准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