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月12日,广东广州,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在中山大学举行。当日,中山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中新社
2024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12日,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中山大学累计培育了80多万名毕业生,又因毗邻港澳,与香港结下了深厚的渊源,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香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期待中大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求,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助力大湾区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校庆致辞时指出,中山大学已经在香港成立了高等研究院,主要以前沿交叉研究引领发展未来技术,未来将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吴岩在会上肯定了中大的发展成果。他表示,中山大学建设了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天琴计划”、“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科考船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在基础理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资源、能源材料等领域,产出了一批科技成果。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一带一路”、粤港澳问题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
推动建设高水平国际实验室
吴岩续称,期待中大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求,以重点产业为牵引,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协同、搭建平台、打通堵点,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助力大湾区的发展。他认为,粤港澳高校应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提高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应依托全球科技合作大平台,聚焦科学前沿问题,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国际大科学装置,推动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随着近年来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的提质增效,珠海校区得到优化升级,深圳校区拔地而起,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新格局正式形成。他表示,未来中大将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不断推进跨学科研究,特别是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引领性优势领域和方向。
面向全球招揽高层次人才
作为首个成立港澳研究综合性实体研究机构的内地高校,高松还表示,中大将继续加强人文社科重大学术基本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由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牵头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是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以前沿交叉研究引领发展未来技术。研究院未来将结合学校优势和香港发展需求,重点开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交叉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面向全球大力延揽高层次人才,支撑香港并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实现在港招收培养研究生,吸引更多内地和海外优秀青年人赴港学习工作,为学校和香港培养更多具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