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深圳高交会/港展创科优势 智慧医疗亮相高交会

2024-11-15 05:02: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右图:11月14日,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摄;左图:相比往年,今年的香港馆人气更旺盛。\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11月14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知名企业与国际组织参展参会。其中,香港馆以独特的创新生态和前沿科技产品成为本次展会的瞩目焦点。

  此次香港馆汇聚了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园公司及香港科技企业三种创新生态,共同展示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丰硕成果。相比往年,今年的香港馆规模更大,产品技术更吸睛,人气也更旺。\大公报记者 石华、李薇深圳报道

  3D手术导航 华佗GPT诊症

  香港贸易发展局大湾区服务中心主任曾沂靖表示,香港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医药医疗方面尤为突出,旨在通过高交会促进香港产学研与内地产业链的实质性落地合作。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孵化的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成为本届高交会的亮点之一。该系统能够将CT的2D影像转化为3D手术导航系统,使医生手术操作的准确率从全球平均水平的30%提高到90%。目前,该系统已与香港、北京的医院展开临床实验合作,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带上我们的设备,你就有了‘透视眼’,可以准确地把医疗设备插进病人的脑中,再从电脑系统中清晰看到脑袋中的组织结构。”BRAILLIC首席技术官丁致远形象地描述了该系统的应用效果。他坦言,虽然该系统在香港的推广面临一定困难,但在内地却很快达成了合作,且相比美国设备能节省几倍的成本。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带来的“智能医生”——华佗GPT也备受关注。这款已经取得医师资格证的AI系统,在70多家医院辅助医生治疗患者,展现出AI在医疗领域的强大赋能作用。协理副校长李学金表示,华佗GPT的AI赋能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湾区协同创新 加速研发

  香港右舵左行、深圳左舵右行的差异,令自动驾驶技术要想实现不同场景的“智慧”切换,需要在通讯、车联网、自动驾驶、规则标准等领域获得系统性突破。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带来的多模态交通基础大模型,让深港车路一体化有望在2025年实现,届时两地车辆在异地行驶中将更安全。

  “目前的大模型主要是语言和视觉方面,交通领域大模型牵扯的领域很多,需要将各种数据汇总到一个平台,对数字化的要求很高。”香港应科院总监苏栋哲表示,交通基础大模型应用的场景很广阔,包括车辆行驶安全、事故溯源,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加入进来,让技术更完善。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香港应科院与深圳企业共同建设“深港车联网科创走廊”,并逐步与澳门、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车联网互联互通。目前,搭载车联网的香港巴士、深圳轿车正在多种极端路况场景下,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和数据采集。

  “今年带来的很多是系统、软件研发型企业或机构,这些企业在研发阶段会耗费大量成本,但成功后覆製推广的成本就低了很多。这些企业如果只面向香港700万人口的市场,是不可能的。”曾沂靖认为,将研发成本从源头处分担到更多城市,可以加速产品的研发与落地。“未来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很重要,从研发端到产业端到市场端、客户端,都需要协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