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日,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首次发布《自然指数生物科学与健康科学领域科学家TOP 20榜单》。
22日,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论坛上,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及医学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首次发布《2024全球生命科学集群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及《自然指数生物科学与健康科学领域科学家TOP 20榜单》。榜单显示,中国拥有的全球排行前10%的科学家数量排行第三。而中国范围内贡献份额TOP 20的科学家中,有13位所属机构位于北京。其中,排名前三的科学家均来自北京,来自香港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高本恩则排名第八。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在论坛指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正加速成为生命科学中心的新增长集群。\大公报记者 马晓芳北京报道
港学者高本恩 列中国科学家TOP20
安诺杰表示,全球生命科学中心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多极离散的格局。美国、英国、瑞士、法国和日本在生命科学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中心。新加坡、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正在加速崛起,成为生命科学中心的新增长集群。中国生命科学集群正从打基础、搭建框架阶段,向政策、平台、科研、技术、产业紧密结合的强功能创新生态系统阶段迈进。
据悉,自然指数是衡量全球高水平科研情况的量化指标系统,《自然指数生物科学与健康科学领域科学家TOP 20榜单》根据2020年至2024年自然指数数据库中索引的每位研究人员的累计份额进行。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的前10%科学家数量为全球第三。
生命科学全球科学家TOP20 美德居前
榜单数据显示,全球贡献份额TOP 20的科学家中,美国科学家共10位,占据榜单人数的一半,德国科学家5位。中国范围内贡献份额TOP 20的科学家中,有13位所属机构位于北京。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李毓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福以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高宁位列前三,来自港大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Benjamin John Cowling(高本恩)则排名第八。
医药健康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活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发布三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将生命科学园定位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据了解,过去三年,北京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0%、16.6%,2023年分别达到910亿元(人民币,下同)、370亿元,2024年全口径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实现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目标。
北京建国际医疗器械城
记者现场获悉,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国际医疗器械城是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等方向的专业化复合产业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0余万平米,目前国际医疗器械城园区周边已经汇聚了“乐普医疗”、“爱博医疗”、“爱美客”、“爱康宜诚”等众多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医疗器械城将积极融入全球医疗装备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配套完善、能力完备、贯穿产业上下游的发展生态,全力构建创新研发能力一流、产业链区域配套完善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