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大公报讯】记者贺鹏飞南京报道:11月29日,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发布会”上获悉,该馆又新征集到一批文物史料,其中包括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时任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原始文件等。
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二十六旅团步兵第五十八联队士兵西条荣策的战时日记开始于1937年9月25日,结束于1938年1月8日。日记记载,西条荣策于1937年12月31日到达南京,目睹了大屠杀后的惨状。例如,在1938年1月1日的日记中他写道:“吃完早饭后,在各小队长的指挥下,我们进入南京城参观,四处閒逛之后,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走错了路,来到了汉中门……首先最吃惊的是城外的小河里尸体如山……”
据了解,这本日记由上海的陈凯先生帮助纪念馆征集。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研究员王卫星认为该文物史料价值很高。王卫星表示,西条荣策在日记中记载了日军向南京进犯途中的抢劫,以及亲眼目睹的南京大屠杀后的惨状。“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城内外大肆搜捕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怀疑是军人的普通平民,甚至连安全区的警察也不放过。这本日记说明,直到1938年1月1日,汉中门外秦淮河边被日军屠杀的死难者尸体仍然堆积在河边。”
今年,日本友人大东仁再次帮助纪念馆征集到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其中,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包含上海至南京中国军队防空的各种地图、防空作战概要、防空警报鸣放记录等。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认为,石井桂中国之行目的是调查和收集中国方面的防空资料,为日本扩大侵略提供情报。这些文件记录了石井桂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在南京等地看到的日军暴行后的惨状,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