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记者手记/“大桥经济”崛起 车畅人兴财旺

2024-12-07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在身处其中陪伴大湾区成长的5年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见证了越来越多跨海通道正式通车,跨海跨江通道群的“大家族”越来越“人丁兴旺”。随着交通设施上日益四通八达,湾区的物理距离正在缩小。大湾区的实力在不断壮大,但城市间的距离则越来越紧密。

  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到深中通道,再到即将开通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这些“超级工程”不仅是交通设施的重要节点,更是见证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畅通的桥梁。

  以珠江口为中心,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位于内侧,深中通道横跨中部,而港珠澳大桥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则构筑了外环。这些跨海跨江通道正逐渐构成一个环珠江口的“三环”交通网络,不仅提升了区域内产业协同和人员往来的效率,也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可能。

  伴随这些跨海跨江通道不断增加的,是“大桥经济”的崛起,车畅人兴财旺。这些大湾区“超级工程”通车之后,往往成为民众热门打卡点。记者看到,黄茅海跨海通道还会建设别具特色的服务区,将融入台山的侨乡文化,建设半开放式服务区,在非节假日期间引导地方车辆进入服务区;设置房车营地,作为房车补给站。可以预想,未来也必将成为大湾区热闹的一环。\大公报记者卢静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