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奥运冠军走进曾宪梓中学 分享奋斗历程

2024-12-07 05:02: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右图: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获奖学生代表与曾宪梓中学学生交流。\大公报记者帅诚摄;左图:“奥运冠军进校园专题报告会”6日在广东梅州举行,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杨伊琳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奥运冠军进校园专题报告会”6日在广东梅州举行。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杨伊琳和伦敦奥运会双人3米板冠军罗玉通分别走进曾宪梓中学和东山中学,与学生们分享各自的奋斗历程,并鼓励大家“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应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刚刚获得本年度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奖励的部分大学生也走进课室,与高中生分享学习及高考心得,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帅诚梅州报道

  在曾宪梓纪念中学的阶梯教室中,杨伊琳分“苦累关、伤病关、胜负关”三个部分,向同学们回顾了她自5岁学体操至今的运动员生涯的点点滴滴,也诉说了她从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吃苦练习体操,到种下参加北京奥运比赛的梦想种子,并为之持之以恒努力的心路历程。

  “拼到最后一刻 才知道有没有意义”

  杨伊琳说起北京奥运前夕在海外一次分站赛中受伤时,自己也很彷徨,不过她很快收拾心情,开始努力恢复并拼到最后一刻,最终在选拔赛中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

  杨伊琳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无论顺境、逆境,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当下能做好的事情坚持完成,一定要拼到最后一刻,才能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

  获曾宪梓基金会奖励 学子分享心得

  获得奖励的优秀大学生代表走进中学课堂也是活动一大亮点。高中与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何不同,成了中学生们最关注的话题。来自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晁越向同学们解释说,“在高中同学们可以朝夕相处三年,会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大学则更注重个性化发展,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活动,会认识很多不同的朋友,也会面对更加广阔的世界。”晁越表示,在学习之余多参与组织和统筹各种活动,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自己的成长。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的孟祥贵告诉同学们,成绩并不是一切,大家应该明确自己未来想走的路,“有一个清晰的远景规划,比漫无目的的‘卷’更重要。”

  来自西藏大学财金学院金融学专业的片多,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藏族女孩,她坚持用普通话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大学选专业的经验,赢得了阵阵掌声。

  片多强调,同学们未来在报考大学时,一定要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自己擅长做什么,而不是盲从选择热门的专业。”她还认为,在大学期间应该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与实践活动,把课本中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得学习不那么枯燥,也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