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新华社;下图:浦东开发开放前,从浦西眺望浦东,陆家嘴还比较荒凉。
编者按
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新区,吹响改革开放的强劲号角,30多年来,日新月异,成果非凡。之后,苏州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陆续崛起。这一系列中国特色“新区”,除了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更成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
当前,承载着探索产业提质升级、体制优化创新的新使命,“新区”们还在加快步伐,迎头赶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公报今起推出《把脉北都》系列专题报道,回顾新区发展的宝贵经验,希望为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提供思路上的借鉴和措施上的参考。当然,香港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方能大展鸿图。
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浦东从阡陌交通的乡野成长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奇迹”靠什么造就?
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教授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坚持规划在先、开放在前、立法在前,更坚持创新转型都是浦东的宝贵经验。如果说能够给新启动的北部都会区提供借鉴,那便是理念上:起步要高,眼界要高,格局要大,立足要稳。周汉民认为,以香港现有的条件,新区可以在国际贸易的三个领域: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方面有全新的思考。\大公报记者 张帆
1990年,中央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周汉民(小图)是浦东开发开放前期研究的亲历者,也是浦东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987年7月,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周,就受市政府任命进入浦东开发开放研究小组工作,之后又担任浦东开发联合咨询小组成员、浦东开发立法咨询专家和英文版总审定。浦东新区成立后,他任副区长,并分管过社会发展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
周汉民表示,早在1986年,上海就开始谋划浦东开发的方案。1987年,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浦东开发开放研究小组,周汉民是当时小组最年轻的成员。“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兄弟省市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等,吸收海内外200位专业人士的真知灼见,才完成了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举行“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有140余位中外专家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我们的规划就是以开放为准绳,以世界经验为参照,以中国特色为底蕴,以国际国内合作为力量所在。”周汉民介绍,从发展目标上,瞄准高层次、外向型的现代化新区,即后来大家熟知的“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从整体规划上,突出“三点一线”。“三点”即三个开发区,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一线”是建设一条通衢大道,最终落实成为现在有“东方香榭丽舍大道”之称的世纪大道。此外,浦东开发起步阶段设定全面国际化。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是全方位对标世贸组织规则。
布局未来 磁吸世界知名企业
浦东开发开放的故事机具启发性。开发开放之初,有一家日企要在浦东造一个大型显像管厂,还有一家国际知名造纸厂也要来。虽然这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和税收,但还是被浦东拒绝了。“从长远看,显像管已经落后,造纸厂会带来污染问题。”周汉民介绍,无论是宏观规划还是招商引资,浦东都会着眼于未来布局:距离黄浦江最近的陆家嘴是建设金融中心,由此非常注重金融先行;金桥重工业,志在由“制造”迈向“智造”;张江高科技园区和“药谷”,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知名製药企业入驻。
立足国际贸易 香港“好上加好”
周汉民认为,当前的香港北部都会区开发,立足点和背景与三十多年前的浦东完全不同。浦东一直在以开放倒逼改革,而在更高起点上的北部都会区,可以探索“好上加好,优中选优”,重点在“新”。
首先是机制新。可以探索比现行香港的行政体制更加优化、高效、符合国际营商环境要求的体制机制。二是产业新。香港基本没有制造业,如何让稀有的土地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除了引入更新的产业,对于既有产业也需要“腾笼换鸟”。周汉民认为,以香港现有的条件,新区可以在国际贸易的三个领域: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方面有全新的思考。另外,也可以率先进行国际金融领域最新的创造,如数字货币。香港还有引以为傲的服务业,亦可在传统服务业转型定制服务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面向世界 引入高校创新策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亿人民币,除了发工资外,剩下的钱先向幼儿园、小学、中学倾斜。经过几年努力,浦东不仅建设了多所大学和中学的新校区,为构建人才高地打下扎实基础,还出台多项招才引才措施。
由此,周汉民也联想香港。如今新区启动更是用人之际,他建议香港把引才政策推向更高层次,面向全世界,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北部都会区为例,在地理位置上紧邻深圳,未来引入更多高校在此开展‘头脑风暴’,形成科技的灵感、思想的策源在香港,试验在世界各地,制造在祖国内地,这样一个重要的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