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焦点追踪/内地黑心留学中介 弄虚作假 吹嘘“保录取”

2024-12-12 05: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内地“黑心中介”利用学生、家长对异地升学的深切渴望,作出“保录取”等涉嫌违法的宣传,甚至乎擅自为客户伪造学术考试文件,以提高录取率。

  近年来,留学热持续升温,留学中介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利用学生和家长的留学梦,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涉嫌违法的手段赢得信任,甚至于签约后伪造申请材料,不择手段兑现“保录取”承诺,赚取高额中介费。

  有业内人士提醒,申请前,申请人须先熟悉流程,正确认识学历提升,保护自己的求学机会,不要轻信黑中介的所谓“保录取”“保毕业”宣传。当黑中介涉案金额较大时,往往会选择跑路,且跑路前通常会转移公司法人,即使法院判处法人须作出赔偿,兴讼一方最终或许仍无法追讨全部经济损失。\大公报记者 江鑫娴北京报道

  据多位学生和家长反映,一些留学黑中介在招揽客户时,往往会夸大其服务能力和范围,承诺过高的录取率或提供不切实际的留学方案。有家长告诉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类似机构,只要留言表示有兴趣,就会收到“保录取”机构的好友添加申请。

  造假的成本可能很低,但代价高昂。学生一旦被发现申请材料造假,可能终生无法继续学业。但即便利害关系如此明显,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一些机构依然铤而走险。

  记者了解到,一名家长花费100万元人民币,通过黑中介成功申请到伦敦大学学院的本科录取名额,但学生在提交材料后发现,中介并未提供真实的成绩和证书。最终,这名学生选择放弃入读,但中介却拒绝退款,甚至威胁要洩露其材料信息。

  中介跑路逃避判罚

  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亦曾披露一起案件称,2023年1月,张某委托某教育公司办理儿子小博的出国留学手续,约定张某仅需向教育公司提供孩子的身份证,由教育公司负责办理某国保录高中的学籍材料等,但事实上,小博从未在该高中上过学。小博未通过教育公司出国留学,张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费用。法院审理后认为,教育公司通过提供虚假的保录高中学籍成绩资料办理留学手续,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应为无效合同,故教育公司应退还张某已支付的费用。房山法院法官表示,造假行为不仅导致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等罪名。

  业内人士“山路哥”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透露,许多中介公司以“保录取”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他们所提供的材料大多是伪造的。近期“保录取”问题被曝光后,不少中介公司在紧急帮学生撤销申请。

  针对黑中介所谓的“保录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今年9月发布了严正声明与重要提示,提出个别中介机构声称的“保录取”、“保毕业”等广告宣传,与国(境)外正规高校的录取、毕业等相关要求不符,涉嫌欺诈或者误导,请拟申请留学人员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有业内人士亦提醒,切勿相信黑中介说的“保录取”和“我们给你做学历”等类似话术,其中往往涉及非法行为。倘若学生明知故犯,抱有侥幸心理,提交假材料,极易被高校查明。家长们选择留学机构时,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多打听,多亲自走访,虽费时费力,但有助于安全避险。

  也有相关从业人士透露,当黑中介涉案金额较大时,往往会选择跑路,且跑路前通常会转移公司法人,即使法院判处法人赔偿,兴讼一方最终或许仍无法追讨全部经济损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