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图为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滚装船在装运外贸车辆。\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对政策方向进行精准定调。其中,诸多新表述、新调整、新政策,均展现出中央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预期的坚定决心。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
让市场更有效,需要政府更有为。会议发出顶层设计与最新号召后,连日来,多个国家部委纷纷响应,并陆续提出落实会议精神的政策措施。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提上日程,这些新举措都指向完善“有效市场”,助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的“政策组合拳”已经在路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二者间的关系,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完善工具箱 打好政策“组合拳”
13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将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同时将紧盯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改革攻坚。会议提出明年工作“十项重点”: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二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三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六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七是统筹区域战略深化实施和区域联动融合发展。八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九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十是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紧迫的实践课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财政部13日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明年经济财政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既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又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要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稳住楼市股市 防范风险
让政府更有为,意味着要不断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着力矫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强化公共服务,在关键时候、关键领域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13日召开会议要求,要着力做好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会议提出“五项重点”。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二是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质效。三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四是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惩治金融腐败。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中国证监会14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中小企个性化产品突围 规避关税壁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为重点任务抓好。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大公报表示,明年的外贸形势虽然挑战不小,但整体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刘英指出,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除日本外的主要经济体大多已步入了降息周期,这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贸易活动,而各国的财政政策也将为经济和贸易增长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国外贸明年虽面临挑战,但仍有增长的空间。
“抱团出海” 增强整体竞争力
刘英表示,特朗普再次回到白宫将对全球加征高关税,预料明年中美间的贸易额将有所下降。不过,中国已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的15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在不断增长,将有效对冲中美贸易额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针对中国的中小外贸企业,刘英建议可以采取“抱团出海”和“航母出海”的策略,以增强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还应聚焦各自擅长的专业品类,并一定要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欧美市场的需求。她提醒,中小外贸企业坚决不能打“价格战”,可以一方面打造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的产品,一方面利用好跨境电商的平台等各种手段,去规避关税壁垒带来的各种风险。
谈及扩大开放,刘英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亮点在于提出了自主开放、单边开放和制度型开放。她指出,中国的服务贸易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应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以及营商环境的打造,尤其是为促进新质生产力打造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的态势,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新技术应用场景 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2025年要重点抓好的任务之一。
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眭纪刚研究员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国体量庞大的传统产业也需要搭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车。他说,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判断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紧密交织,已成为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撬动产业创新的强大引擎,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无论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眭纪刚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技术的新场景,健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这是提升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人工智能+” 布局未来产业
会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眭纪刚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通用技术,如同前几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一样,不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也能颠覆很多传统技术和产业。基于人工智能的产业和技术,有望培育出很多未来产业新领域。
各部委蓄势待发落实会议精神
国家发改委: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财政部: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商务部: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质效。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监会:
•维护市场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要求。
•更加有力有效服务经济回升向好。
•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