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月2日,山西太原,一售楼部销售人员为市民介绍商品住宅。\中新社
【大公报讯】据中新社报道:一周之内,内地两地先后官宣“取消公摊面积”。12月1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发文明确,取消商品房销售价格限价机制,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12月12日,湖南省衡阳市亦发文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事实上,今年更早之前,广东肇庆和湖南湘潭等地就提出“取消公摊”。此外,包括广州、杭州、长沙和厦门等地,虽然未明确取消公摊,但也通过放宽对赠送面积限制、优化阳台等空间面积计算规则等方式提高实际得房率。
从近些年的政策看,取消公摊渐渐成了一种共识。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了《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而近些年这一趋势明显加快。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关于公摊的批评就是得房率太低了,导致买房权益受到影响。政策接连出台说明取消公摊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100平方米的房子得房率可能达到100%,有助于提高购房品质、买房信心,增强购房积极性。
增加透明度 释放购房需求
对于多地接连出台政策说明取消公摊,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部分城市在实施按套内面积计价后,购房者签约面积即为实际入住面积,将有效解决以往“买大住小”的困扰,切实保障了购房者权益,真正做到“所购即所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琳说,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并不意味着取消公摊,公摊成本会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价格中去。“不论以建筑面积计价,还是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只是两种不同的计价方式,总购房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可避免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公摊过大、测量过程不清晰等问题,倒逼房地产开发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住宅品质,把公共部位设计得更加集约高效。在总价计价基础上,同时增加套内面积计价方式,可以使消费者的购房成本更清晰,有利于购房选择。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分析称:“取消公摊面积符合购房者的利益诉求,有助于购房需求的释放以及高品质住房的打造,也是房地产行业进入到存量阶段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