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AI施展魔法 兵马俑能歌善舞

2024-12-23 05:02:34大公报 作者:李阳波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兵马俑的十二时辰

  近期,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文物新发现,内地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AI“活化”文物热潮。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宝级文物,纷纷在AI技术的加持下“动”起来,令不少网友惊呼:“AI一定是施展了魔法,文物‘活过来’了!”陕西“文创大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依托AI技术,推出一大批文创视频,广为流传的“灰头灰脸”的兵马俑突然恢复全身光彩,并用秦腔来了一段“青海摇”rap的画面。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新科技相遇,原本束之高阁、严肃沉闷的文物表现出“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一面,让游客接触到了更加鲜活的历史。

  近日,来自宁夏银川的游客张咏一边刷着“兵马俑都是多巴胺穿搭”(通过服装搭配营造愉悦感的穿搭风格)的视频,一边走进了期待已久的兵马俑一号坑。“我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一直梦想做个考古工作者。”虽然最终没能实现考古梦,但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也算是带着爱好一起前行。张咏告诉大公报记者,“AI+VR”技术不仅让兵马俑说话,更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通过AI“活化”兵马俑的视频之所以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在真实历史基础上,通过真实的文物和潮流文化,用“戏说”的方式,讲述鲜活的历史故事,普及文物知识。

  “AI带你看兵马俑的12时辰”等视频也备受张咏喜爱。让张咏更加惊喜的是,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博物馆,AI应用处处皆是,兵马俑不仅在视频中“活”了,更在兵马俑坑和游客身边“活”了。

  “特别是有一款‘蒹葭十二士云上蒹葭’小程序,只需要手指轻轻在手机上一点,沉睡千年的大秦锐士们便会逐一剥去身上的陶土,显露华彩真容,再次集结出发。”在张咏看来,“蒹葭十二士云上蒹葭”不仅是一款AI应用,更像是一本兵马俑百科全书,将真实的典故、兵马俑的由来等等全部囊括其中,更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和旅游实用性为一体。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创团队介绍,兵马俑当年随葬时都是通体彩绘,光彩耀眼。只是历经两千多年的漫漫岁月,彩绘大多脱落,变成如今“灰头灰脸”的模样。但是,生命的色彩不会也不应被岁月的烽烟所剥离。运用AI技术,不仅是给秦俑重新上色复原,更让冰冷的陶俑复活成有温度、有灵魂、有情感的鲜活生命。

  作为陕西文物创意大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来依托AI技术,推出一大批文创视频、文创应用。使得兵马俑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和游客古今对唱,更能实现普通话、英语、陕西方言的AI互动,让兵马俑的形象和历史更加立体和鲜活。

  全球“出差” 兵马俑圈粉无数

  据悉,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6亿人次,秦兵马俑已经走过49个国家和地区200个城市,巡展277个场次,2000万人先后参观展览,外展数量和受众人数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有网友笑称,在AI技术加持下,一坑一坑的陶俑不仅不断加入“上班打卡”的队伍中来,还不断前往不同国家和地区“出差”,可谓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看来兵马俑也不养“閒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