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得益于科技创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中国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实现稳步增长,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也较为迅速。图为深圳盐田港。\中通社
得益于科技创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24年中国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实现稳步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表现突出,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也较为迅速。同时,“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持续畅销,跨境电商亮点突出,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此间专家对大公报表示,展望2025,特朗普“二进宫”、复杂地缘政治冲突等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然中国制造向高端化迈进、贸易韧性持续加强的趋势不会改变,数字贸易持续发力,新兴市场亦将成为外贸新蓝海。\大公报记者 朱烨北京报道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外贸稳外资
过去一年间,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再到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以及海关总署的《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等,料将进一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稳定外贸增长。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外贸的发展又有了新航向。会议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将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会议还提到了一系列的开放措施: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撰文表示,中国外贸发展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将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尤其是特朗普2.0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将大幅压缩中国外贸出口发展的空间,但同时也应看到,外贸发展积累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因此,外贸形势有望延续2024年稳定发展走势,展现出量稳质优的特点,在贸易结构优化中把握全球贸易发展新机遇,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继续呈现较快发展的新亮点。
进出口总值创多个历史新高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9%,出口23.04万亿元、进口16.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2.4%,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其中,部分行业的外贸企业营收增长显著,如医疗器械、运动瑜伽、宠物配件、新能源电池、汽车配件等行业。
另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下新高,历史同期首超32万亿元,各季度分别进出口10.15万亿元、11万亿元、11.17万亿元,均超过10万亿元,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研究员郭寒冰对大公报表示,2024年亮眼的外贸数据,彰显出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与适应性。她认为,2025年中国外贸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但机遇与风险并存: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数字产品贸易和数字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带来的新契机等,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从2024年前11个月机电产品出口59.5%的占比和8.4%的增速来看,不难推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在2025年持续攀升,逐步向高端化迈进。
新兴市场多元化 助力产业升级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额持续增长。2013年至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近1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2300亿美元。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39亿元大关。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表现突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8.74万亿元,增长了6%。一些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营收增长。
展望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徐飞建议,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徐飞对媒体表示,与新兴市场国家加强贸易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拓展国际市场、优化出口结构,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