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财政部10日表示,今年将推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举措。图为昆明大学生在双向选择洽谈会上求职。\新华社
“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非常积极。”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0日表示,2025年中国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必然会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的投资,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
据介绍,2025年财政部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等,为稳经济保驾护航。“我们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廖岷说。\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北京报道
2024年中国财政可实现收支平衡
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廖岷表示,2024年中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入方面,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年财政收入可以完成预算目标。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8万亿元(人民币),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
增强地方财力 兜牢“三保”底线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廖岷表示,在力度上,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的财力、兜牢“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底线,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此外,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廖岷表示,根据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需要,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加上我国GDP规模是不断增加的,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会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2025年还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的运用,带动激发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恢复市场信心。
专家:促进消费推动创科
“随着赤字率的提升,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将显现,进一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胡鸿雁对大公报表示,提高赤字率意味着政府将增加财政支出,这可以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投资。同时,更多的资金将被用于支持就业、消费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第一项重点任务。廖岷表示,财政部在2025年将加大力度来支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我们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廖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