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仰平(后排左五)和“华师乐集”的师生团队们合照。\受访者供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发展,湾区内地九市纷纷推出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举措,吸引他们北上发展。然而,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指出,目前港澳青年在北上就业创业过程中仍面临政策信息获取渠道不足、营商环境差异、融资难和资金跨境流通不便等问题。
郑天祥表示,内地薪酬水平竞争力、营商环境与港澳仍有不同,加上政策信息获取渠道不足和文化差异,导致港澳青年对内地政策和资助形式不熟悉,增加了他们在内地发展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要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升学互认教育合作,促进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内地教育体系。同时,政府应完善支持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的配套政策,确保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上享受同等待遇。
为解决这些问题,郑天祥建议珠三角各市加快资源整合,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成立港澳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涵盖就业、创业、学业、置业等服务板块。此外,加强与在粤高校、产业园区、创业基地等平台资源对接,形成联动机制。
他还建议加快培育面向港澳青年的创业孵化基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联动广东高校和各类创业孵化平台,提供从创业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同时,打造粤港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他还建议加快培育面向港澳青年的创业孵化基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联动广东高校和各类创业孵化平台,提供从创业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同时,打造粤港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政府和相关机构还可以提供专项支持,帮助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社会和行业文化,建立创业网络及人脉。通过这些创新措施,可有效降低港澳青年在内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障碍,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发展。\大公报记者方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