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国际调解院是全球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总部将落户香港,选址旧湾仔警署,改建工程正在进行中。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本港多名法律界人士欢迎《意见》的出台,认为这是对香港法治的认同,并将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顶尖的仲裁资源,为仲裁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见》也对本港法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培养熟练掌握法律科技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构建更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法律科技生态圈。
用好香港优势 推动制度融合创新
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大律师吴英鹏则认为,《意见》提出建立大湾区统一仲裁规则及线上争议解决平台,为香港法律界提供一个发挥传统专业优势、突破本地市场限制以及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契机。他指出,香港作为全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其国际仲裁规则、机制与经验能为大湾区仲裁界提供宝贵的专业支持。香港律师和大律师凭借语言能力、国际视野及普通法经验,不仅可承接更多涉及内地企业的涉外仲裁案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还能参与大湾区统一仲裁规则及仲裁生态的构建,推动制度融合与创新。
在促进普通法元素融入大湾区统一仲裁规则方面,香港法律界更有巨大潜力,而这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并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贡献。此外,吴英鹏强调,面对规则融合、技术革新及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香港法律界需要迅速适应,特别是要善用内地在科技方面的先进成果,积极参与线上争议解决平台的建设与运用,提升法律界在数字技术上的应用能力,从而为香港的法律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
香港专业服务 将获更大发展空间
立法会议员、执业大律师容海恩强调,大湾区内地城市港资企业众多,新措施给予企业在合同准据法和仲裁地选择上更多自由,既能借助香港国际跳板的优势,带动香港专业人士把握交易机遇,也有助于营造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她认为,随着大湾区仲裁调解法律人才库的建立,香港法律和仲裁专业服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把握机遇 报考大湾区律师执业试
执业大律师龚静仪认为“港资港法”与“港资港仲裁”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将有利于促进大湾区法治建设与跨境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又表示持有香港法律执业者资格的大湾区律师对于接办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设立的港资企业委托的法律业务,将具有极大的优势。她建议,尚未考获大湾区律师资格的香港法律执业者应把握此次国家给予的重大发展机会,尽快报考下一轮大湾区律师执业试,为在大湾区设立的港资企业保驾护航,协助这些企业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