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法治建设/专家:彻底整治“远洋捕捞”执法乱象

2025-02-19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年来,异地趋利执法、跨区域“远洋捕捞”执法、“抓商引资”、“近海垂钓”涉企执法等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诸多企业家对此闻之色变。

  “从根源上来说,跨区域趋利性执法频发还是执法权力缺乏监督约束,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执法权力若不受有效监督,便容易滋生滥用和腐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18日向大公报表示,遏制“远洋捕捞”现象关键在于司法体制改革,建议进一步强化司法保障,改革罚没返还制度,实行罚缴分离,从源头上遏制趋利执法冲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过度行政处罚挫伤企业信心

  “社会各界、百姓议论最多的是,非税收入高速增长对行政机关执法公正、公平产生疑问,并对创建法治政府推进的反思。”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民建青海省委会参政议政、经济专委会原副主任张正兴指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机制未健全,政府各部门依法办事效能水平未得到提升,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建议完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问政”机制,督促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责,办理事宜中注重务实求真效能,让企业和百姓带来福祉。

  他进一步表示,过度行政处罚挫伤企业和个人对政府信心、信赖,并影响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建议加快推进法治行政机关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并引进第三方对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和法治诚信建设情况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专家表示,趋利性执法乱象沉疴已久,建议国家开展趋利性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整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彻底整治“远洋捕捞”执法乱象,重塑良好的法治和营商环境。\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