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深圳将设立百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打造科创开源之城。图为去年底深圳高交会上展示的机械臂和机器人。\新华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教授认为,深港两地金融体系都不缺资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但缺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合作项目。两地金融业不能守株待兔,应该主动帮助政企开拓新思路,创造高质量跨境实体经济项目。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曾提到,探索香港参与前海发展新模式,支持香港有关部门和企业参与前海重大项目的建设运营,正是为‘双总部’提供基础。加之数字化监管的实现,我们认为深港企业‘双总部’机制实现条件已逐渐成熟。”肖耿建议,在与深圳接壤的区域,香港特区设立可叠加两地优势的国家级“北都大片区”超级经济特区群,如“北都大河套片区”、“北都大元朗片区”、“北都大新界北片区”、“北都大沙头角片区”、“北都机场天空之城片区”。这些大片区可与河套、前海、横琴、南沙及其他国家级产业园区一起,形成高质量、有规模、低成本、高回报的合作试验区集群。
同时,建议以制度性开放创立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肖耿认为,在香港与内地的两地合作片区,包括河套、前海及其他重点产业合作片区,可探索实行企业跨境双总部特许运作机制,即允许在香港片区内注册的重点港企于深圳片区内设第二运营总部,由深圳政府及内地监管部门委托香港行业监管机构对第二总部实行港式行业监管,同时在内地监管机构备案或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