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月28日,在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中)见证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右)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优素福.汗交换合作协议,选拔训练巴籍航天员。\新华社
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巴铁”航天员。北京时间2025年2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正式签署《关于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并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合作协议》,迈出了中国选拔训练外籍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第一步。
按计划,双方将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选拔工作,巴基斯坦航天员将在中国接受全方位的系统训练。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安排,将在未来几年内择机安排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道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北京报道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消息显示,北京时间28日13时45分,签字仪式在巴基斯坦总理府举行,在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见证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与巴基斯坦太空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优素福.汗签署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政府将首次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造访。
欧洲航天员 有望“天宫”做实验
按计划,双方将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选拔工作,巴基斯坦航天员将在中国接受全方位的系统训练。根据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规划安排,将在未来几年内择机安排巴基斯坦航天员与中国航天员一道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曾搭载来自“巴铁”的载荷──巴基斯坦立方星。巴基斯坦驻华大使Hashmi Khalil UR Rahman在嫦娥六号任务期间对大公报透露,中国已掌握非常广博的航天技术,包括航天飞行、空间站、载人飞行、载人登月、北斗导航以及各种类型的卫星等方面。“巴基斯坦和中国正致力于载人飞行方面的合作”,他期待着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例子,真真切切地展示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伙伴关系。
在此次合作选拔培训巴基斯坦航天员之前,还有报道称欧洲航天员有望进入中国空间站完成空间科学实验。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曾参加过在中国举行的短期训练,会包括中文在内的多国语言。此外,亦有报道称,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员Tricia Larose博士,可能会成为首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外国人,因为她的实验项目“肿瘤与太空”入选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未来会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研究,她可能会作为载荷专家,前往中国空间站进行31天的科研任务。
为发展中国家载人航天合作提供范例
中国空间站将走向开放,迎接更多的国际“小伙伴”。官方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着眼面向全人类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主动开放中国空间站合作机会。此次中巴合作协议签订,为更多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载人航天合作提供了范例,有利于激励更多国家携手探索宇宙奥秘,共同在造福全人类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