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抢占先机/“数字基建”加速 支撑AI发展

2025-03-05 05:02: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月6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移动(甘肃.庆阳)数据中心机房内巡检。\新华社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DeepSeek横空出世,更加速了数字化浪潮向纵深发展,有关“数字基建”的话题也越发引起各界重视。通常来讲,数字基建是指能够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涵盖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数字基建也构成了新基建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为AI三大要素之一,算力被视作为大模型训练推理提供底层支撑的基础设施。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5年全国算力目标中智能算力比例达到35%。回顾2024年,电信、移动、联通等相继在北京、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布局智能算力集群,纷纷在“数字基建”的新赛道抢占发展先机。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今年初联合公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内地将“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外界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内地将开启新一轮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相应的建设步伐也将加速向前。据指引,到2026年,内地将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到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基本覆盖。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日前公开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将带动数据流通利用以及网络、算力、安全等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促进社会有效投资。据业界初步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人民币,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人民币。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技术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各类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