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5全国两会/最高法: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 最高检: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促发展

2025-03-09 05: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新华社;中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华社;右图: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新社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两份报告均提到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问题作出部署。张军明确表示,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促推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建设。应勇亦表示,去年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大公报记者 赵一存北京报道

  应勇指出,去年,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性侵、伤害未成年人等犯罪7.4万人。起诉未成年人犯罪5.7万人,核准追诉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等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34人。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协同加强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据悉,这是最高检工作报告首次发布此类核准追诉人数。

  去年依法惩处48名原中管干部

  最高法工作报告强调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罪大恶极者,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并点名樊维秋案、李铁案、余华英案,阐释邯郸三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案。张军介绍,2024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万件3.3万人,件数同比增长22.3%,依法惩处孙志刚等48名原中管干部,对李建平依法核准死刑。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审结行贿犯罪案件2473件2873人,件数同比增长18.6%。审理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依法对杜兆才、陈戌源、李铁等定罪判刑。

  张军还介绍,法院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去年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万件4.1万人,同比下降1.1%。对长期作案、先后拐卖17名儿童的“人贩子”余华英和强奸未成年人性质极其恶劣的郭某某、尚某某、公某某等,依法判处死刑。

  在谈及未满14岁学生杀害同学案时,张军指出,法院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落实宽严相济、惩教结合,对此案主犯依法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同案未参与犯罪预谋和加害行为的被告人,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由相关部门专门矫治教育。推动落实轻罪犯罪纪录封存,帮助失足少年回归社会。

  在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张军表示,法院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所有制经济,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惩治。2024年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犯罪案件8474件10873人,同比增长25%。法院还立足审判为依法经营企业增信,深化落实“知假买假”司法解释。

  应勇介绍,去年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腐败犯罪,起诉3298人。会同最高法出台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司法解释,加大打击涉税、走私犯罪力度,起诉2.3万人。针对履职发现的小过重罚、小额滥罚问题,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检察建议519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检察履职,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近年来,违规异地趋利性执法问题备受关注,办案机关以执法办案为名跨省抓捕,违规罚没财物,谋取经济利益,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被指为“远洋捕捞”式执法。张军表示,法院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案件的审查,严防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去年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无罪。

  应勇表示,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监督,坚决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督办31件重点案件。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严惩“台独”

  对于如何破解“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张军明确表示,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促推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建设。应勇亦明确表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

  另外,张军表示,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依法严惩颠覆分裂、渗透破坏、间谍窃密等犯罪。对宣扬“台独”分裂主张、实施“台独”分裂活动的杨智渊,以分裂国家罪定罪判刑,依法严惩不贷。保护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法律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司法法律规则衔接。修改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司法解释,保护两岸同胞合法权益。加强侨益司法保护,让侨胞侨眷回家更暖心、发展更便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