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月24日,广州番禺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内的智慧产线正在生产。\新华社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数据、算法和算力。然而,目前大湾区AI企业普遍面临算力成本高、数据流通受限、跨境法规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协同发展。
对于香港目前AI算力资源相对不足,首个香港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HKGAI V1团队负责人、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郭毅可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投资规模不够,内地这几年在算力基础设施上投入非常大,香港相比之下确实少了很多,所以导致本地的AI训练资源有限。“未来如果内地的算力资源继续增长,香港也可以通过租用内地的算力来补足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表示,在AI训练过程中,高质量数据的流动至关重要,若数据无法顺畅跨境流通,AI企业的技术升级与商业落地将受到限制。“尤其是跨境数据流动,由于内地与港澳在数据监管和法律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企业难以高效整合资源。”
资金瓶颈是AI企业发展的另一大挑战,王理宗指出,大湾区应充分利用香港在风险投资、离岸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成熟经验,拓宽AI企业的融资渠道。“而香港拥有全球资本市场的广泛资源,可以在风险投资、科技基金设立、跨境融资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他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初创科技企业的扶持,例如提供专门面向AI企业的天使基金、简化科创贷款审批流程、优化税收政策等,以增强初创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公报记者卢静怡、帅诚、黄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