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Manus爆火 武汉科创再添一“虎” 政府培养创新土壤 力争人尽其才

2025-03-11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Manus创始人之一的肖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日前引发广泛关注。据悉,Manus创始人肖弘毕业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也在武汉办公。在“杭州六小龙”刷屏之时,岚图汽车、星纪魅族等七家武汉企业被誉为“武汉七小虎”,如今Manus爆火,江城科创再添一“虎”。

  武汉有关人士在全国两会接受大公报采访表示,武汉政府在税收、人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好的创新创业土壤,力争能够“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公报记者 张帅北京报道

  今年新年伊始,武汉连续第四年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我们努力创造支持青年人创新的环境,包括资金支持、场地支持、政策支持以及前期初创孵化支持,希望能有更多创新英才出来。”武汉有关人士对大公报采访表示,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前所未有地重塑全球发展秩序,必须抢抓重大机遇乘势而上。武汉有多家全国重点高校,近年一直努力做好服务,以期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力争能够“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武汉聚千家AI企 上下游全覆盖

  “Manus很火,我非常高兴,因为主要创始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公司董事长黄立认为,湖北和武汉营造出了科技人才可以一门心思搞创新的氛围,政府在税收、人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好的创新创业土壤,容忍失败,让创新创业者敢于冒险,才“长出”Manus这样的公司。

  AI技术发展,离不开完善齐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武汉AI产业规模达700亿元人民币,近三年年增速超30%,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000余家,基本实现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全覆盖。

  创始人母校让学生直面前沿产业

  目前,湖北拥有82位院士、1121万名技能人才、13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200万人。以Manus创始人肖弘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这所国家重点院校集聚了院士20人、国家级科技人才800余人,累计培养80万高素质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指出,DeepSeek和Manus的开发人都是年轻人,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扎实的同时,学校近年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对这一代的年轻学子确实影响很大。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冯丹也认为,Manus出圈不是一种现象级的偶然,学校非常强调创新创业,会给学生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早进实验室,配备好导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直面前沿产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