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特稿/“作为幸存者后代 我们有责任讲述这段历史”

2025-03-12 05:02: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去世幸存者家属向遗像鞠躬。\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展馆入口处的照片墙,摆放着截至2017年9月30日登记在册的100位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当幸存者去世后,照片就会由彩色变为黑白。不到8年时间,照片墙上已有72张照片变为黑白,代表着72位幸存者已经离我们而去。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那段黑暗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多年来用饱含血泪的证词,向全世界揭露了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证据。

  令人痛心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最小传承人年仅10岁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后代接过先辈的接力棒,肩负起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重任。自2022年开始,纪念馆开展了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认定工作,迄今已向32位幸存者后代颁发证书。他们当中,既有幸存者二代,也有三代甚至四代。最小的传承人于恬祥只有10岁,这位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是幸存者薛玉娟的重外孙,他说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南京大屠杀,如今身为学校广播站一员的他,准备在学校广播中讲述这段历史,让同学们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的经历,母亲记了一辈子,也讲了一辈子。母亲生前一直致力于传播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她多次走进学校、社区,向人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伍秀英今年1月10日去世,她的儿子罗嗣俊说:“作为幸存者后代,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向后代、向社会讲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