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只是‘走出去’,更多的是一开始就‘在外面’。”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表示,当下的中国企业与过去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全球化基因已深深嵌入企业发展的脉络当中。不仅在市场、业务、研发等诸多方面都积极整合全球资源,推动自身快速发展,而且在对外品牌塑造、产品推广等方面都实现了国际化组合。“企业不再仅仅聚焦本土市场,从一开始便主动加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和互动。”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创业之初便致力于构建国际化供应链体系。例如,宁德时代已在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蜜雪冰城的采购网络已覆盖全球六大洲的38个国家。李志起透露,这类中国企业不仅将自身技术输出到当地,还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他们天生就具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
同时,中国的新兴企业在业务协同过程中善于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泡泡玛特为例,目前其在海外已拥有超一百家门店,有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设计师参与创作,将世界各地的潮流文化巧妙融入产品,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李志起坦言,这些企业把当地的经验变成全球化的一部分,充分展现出其全球协同布局的战略眼光。\大公报记者苏雨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