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两岸植树节 延续重林兴林思想

2025-03-13 05:02: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植树节之际,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金地名京幼儿园的孩子们为树苗浇水。/新华社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报道:3月12日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植树节。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之一。“两岸将植树节选在中山先生逝世这天,正是出于纪念与敬重之意。”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李建荣说。

  《建国方略》:中国北部中部造林

  连日来,中国国民党号召组织岛内各地进行植树,并举办了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座谈会、特展、音乐会等活动。马英九日前在纪念座谈会上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李建荣表示,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先生的毕生之愿,而民族复兴正是他的终身追求。然而,孙中山先生临终时“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呼声,在岛内却被部分人刻意淡忘,遑论他1912年元旦时对中外的宣示“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李建荣表示,海峡两岸应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努力实现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遗愿。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介绍,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进行“民生主义”演讲时指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当时,不少林场受孙中山的重林兴林思想影响,在宣传造林、宣讲知识、推广良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孙中山“农桑之大政,为生民命脉之所关”的农林思想,彰显他以农林为基础发展“实业救国”的宏伟蓝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