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后顾无忧/“跨域直退”新模式 解湾区保修难题

2025-03-19 05: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不少年轻人被“国补”价格吸引,到线下门店选购电子产品。\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北上消费”“跨境购买”正成为消费新风尚。但由于粤港澳商品和服务领域的规则标准不统一引发的消费纠纷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当大公报记者问及家电、数码产品跨境保修存在问题时,多名港青都直说“没考虑过”。在佛山创业的香港青年吴小姐曾经在内地买过养生壶、空气炸锅等小家电放在香港家中使用,“坏了就换,没有考虑过维修的问题。”吴小姐承认,如果能够在香港也享受到和内地一样的保修政策,会更加刺激她购买大件物品的欲望。

  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消委会共收到涉港澳投诉247件,问题主要有商品服务质量参差,三地在商品质量标准、服务规范都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牌同一商品在三地的售后“三包”规定不一致等,需要三地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同一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执行相同的销售、售后政策。

  事实上,广东各地政府已经在行动。例如,佛山顺德日前已启动广东省首个“跨域直退”工作模式,消费者在经营者所属线上渠道或者线下门店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可在同一经营者在其他区域开设的线下门店办理退货或换货,共有15家企业作出“跨域直退”声明,涵盖了日用百货、服装、电器、家居建材等多个高频消费领域。\大公报记者黄宝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