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机遇湾区/深圳去年新增港资企业近5900家

2025-04-24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3日,2025“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深圳展开。图为记者团参访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23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机遇湾区”主题采访活动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深圳科技园北区展开,数十名来自央媒、港媒和各省市媒体的记者参访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前海科企等地,感受到贸易战背景下中国芯企发展动能澎湃、决心坚定。记者们纷纷感叹,“在深圳,‘一天之内可以找齐上下游,三天之内就能做出新产品’所言非虚。”

  在活动介绍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当下深港澳合作更加紧密,去年香港在深投资企业新增近5900家,澳门在深投资企业新增近90家。中宣部港澳台新闻局局长张强表示,期望透过此次活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果,将“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的名片擦得更亮。\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李薇(文、图)

  活动期间,采访团走访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梦工场运营公司总经理莫伟轩介绍,自去年8月推出“1510”新发展模式后,短短8个月,已有来自港澳台的400多家企业报名遴选入驻,其中153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这些企业的创业项目不少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瞄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掀起前海创新创业热潮。

  瞄准“国产替代” 持续对外开放

  莫伟轩表示,现在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坏”是因为美国打贸易战,“好”是因为中国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梦工场的企业有了更多瞄准“国产替代”的机会。他透露,梦工场接下来将走出国门,去国际上寻找更多机会,引进更多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和企业来大湾区发展。

  前海睿思芯科是一家提供垂直领域(DSA)定制处理器设计服务以及定制芯片解决方案的科企,可满足从边缘计算到数据中心等各领域的高算力要求,客户涵盖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公司创始人谭章熹早年在硅谷工作,2018年回国创业。他告诉记者,深圳给他的感觉最像硅谷,因为深圳云集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大企业,这些支柱企业的存在对芯片的需求量巨大;此外,半导体的制造生产和未来产业链的布局,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都有助于原创技术在深圳扎根。

  “给10到20年,我们一定领跑”

  谈及美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影响,谭章熹表示,“我们的技术有开放的架构,拥有自主可控和自我迭代的引擎,给我们10到20年时间,我们一定会领跑。”同时,“应对所谓的围剿,要回到底层创新,要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实现中国芯片自给自足。特朗普的出口管制,导致中国企业采购美国芯片的成本大幅增加,但也客观上将加速中国市场对国产芯片和国产底层技术的商业化验证,进一步在国产替代领域深耕细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