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珠海报道: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24日在珠海开幕。国产无人智能母船“珠海云”、水下巡检机器人、中国现役起重能力最大的风电安装船等展品亮相。主办方透露,作为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珠海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总数在近三年增长近两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期增长66.7%,力争今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人民币。
展会期间,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揭牌成立。据悉,该平台将集聚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联合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为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蓝色门户”,珠海正构建多维度的创新矩阵,打造广东海洋科技实力的亮丽名片。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製氢装置已在珠海运作,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竣工,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製氢示范项目落成。同时,全国首个省市共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已培育孵化项目19个、预备入园项目6个,重点聚焦海洋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