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我国铁线礁牛轭礁沙洲均为自然形成

2025-04-26 05:02: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铁线礁、牛轭礁4个高潮出露海面的沙洲现场照片。

  【大公报讯】记者王珏北京报道:铁线礁和牛轭礁,都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等单位25日发布《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简称《报告》),首次全面系统评估了铁线礁、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科学准确分析了铁线礁、牛轭礁沙洲的发育形成过程,以及导致铁线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

  菲律宾等外方渔船非法捕捞

  《报告》显示,铁线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2016至2024年铁线礁所在环礁礁盘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持续下降,降幅约为68.9%;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极低且种类数少,多处发现死亡的珊瑚和珊瑚断枝,个别珊瑚存在季节性升温带来的零星热白化。本应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甲壳类、腹足类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却很少见;另外,在铁线礁海域发现有菲律宾等外方渔船未经许可非法开展捕捞作业,菲律宾在中国中业岛上非法开展施工建设,相关调查站位发现有渔线、渔网、塑料包装、铁筒、玻璃瓶等人为弃置物,部分带有菲律宾文、部分带有产自菲律宾标识。

  珊瑚礁生态退化与菲活动有关

  《报告》显示,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礁区生境质量良好。同时,牛轭礁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季节性零星珊瑚热白化和人类活动的胁迫性影响,各站位均存在珊瑚白化现象,礁坪区域有大片珊瑚低潮时出露海面并有少量珊瑚白化;周边海域发现渔船活动,在相关调查站位发现有渔线、渔网等人为弃置物;2016年-2024年,牛轭礁礁盘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铁线礁礁坪上现有3个沙洲,牛轭礁礁坪上现有1个沙洲,均属于自然形成,4个沙洲具备显著的自然特征,位置和形态呈现规律性变化,发育形成具有充足的物质来源,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华梅表示,菲律宾炮制的所谓中国在铁线礁倾倒珊瑚碎屑,有一些国家造谣说沙洲的形成係我“填海造陆”,这些言论都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

  此外,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珊瑚礁调查航次首席科学家熊小飞指出,调查结果表明,铁线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主要原因是长棘海星暴发导致的,但是同时菲律宾长期安排数百人在中业岛非法驻留,2018年开始持续开展施工建设,这些活动及其相关联的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都会对铁线礁、中业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