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彭波简介
美国滥施关税,霸道霸凌,全球强力反制,美国民众叫苦连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日前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彭波(图)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加征关税将严重损害美国利益,不仅让进口商品价格激增,还面临供应链断裂和制造业脱轨的风险,让美国企业和人民陷入困境。中方通过优化出口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将形成对冲。他认为,当前关税政策已沦为“政治象征”,实际经济效应被供应链重构和技术竞争稀释,呼吁美方回归理性对话,解决根本分歧。\大公报记者 朱烨、凯雷北京报道
成本增加
“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中国输美商品涨价20%以上,家庭年开支激增3800美元以上。”
问:关税加征如何导致美国普通家庭消费能力下降并冲击产业链?
彭波:与“美国优先”的理念相反,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恰恰将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研究表明,关税加征之后,美国消费者将会承担超90%的关税成本。中国输美商品(如电子产品、玩具、日用品)因关税直接涨价20%以上,家庭年开支激增3800美元以上。这使得美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对日常消费品的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到相关零售和消费行业的产业链。
回流失败
“高关税将会令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因成本高企而彻底失败。”
问:贸易战有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吗?
彭波:贸易战无益于美国的制造业回流。100~200%的高关税将会令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计划因成本高企而彻底失败,其核心企业及产业将会因为缺乏零部件而无法维持生产。特朗普粗暴加征关税将使得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
冲击有限
“高关税对中国低端商品冲击会比较大,但冲击力度十分有限,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仍需从中国进口。”
问:高关税对中国商品的冲击力度如何?对哪些领域影响较大?
彭波:贸易战无赢家,推高关税对中国出口和企业成本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98%的中国输美商品被纳入加税清单,涵盖机电产品、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核心品类,推高出口企业成本之后,部分中企将面临“涨价即流失客户、不涨则压缩利润甚至难以维持”的两难困境。国际贸易模型测算显示,部分行业出口降幅可能达5%-8%,依赖美国市场的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又或者,部分跨国企业,比如苹果公司,或可能加速将产能转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国,加剧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松动风险。
总体上,高关税对中国低端商品冲击会比较大,因为这部分商品利润低,可替代性强,抵御关税冲击的能力相对不足,但冲击力度十分有限,因为美国设想的“构建围堵中国的同盟”是不可能的,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仍需从中国进口。
产业升级
“我们会进一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而将低端部分让渡给其他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更加深度的国际产业融合。”
问:中美双方将关税提高到100%以上之后,美国会丧失中国市场吗?这部分空缺将被谁补上?
彭波:当双方把关税提高到100%以上之后,相当一部分美国商品会失去中国市场,而这部分空缺,恰恰可能由中国企业所占据。我们会进一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而将低端部分让渡给其他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更加深度的国际产业融合。这实际上也是长期发展路径的方向。
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逐年下降,从特朗普首次发起贸易战(2018年)到去年(2024年),已从19.2%降至14.7%。中国近年来为避免“卡脖子”,一直在稳步推进国产进口替代。比如,高端芯片及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这些美国产品一旦被中国产品替代,市场近乎是不可恢复性的。”彭波强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因为受到美国关税战的冲击,为减少不确定性,也会更加愿意购买中国商品以替代原来的美国商品。美国商品的高端部分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低端部分实际上也不可能恢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的工业空心化进一步加剧。
改善供给
“通过加速科技创新和产能升级,增加有效供给。”
问:当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中国受到冲击的行业领域以及相关从业者又该何去何从?
彭波:增加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中高收入群体将可能要承担更多的税收,但是在经济全面改善后,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收入。一部分低效率的企业可能会破产,但是整个市场的效率及效益将会改善。他建议,应该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从而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改变乃至改善原来的国际贸易关系。
中国政府始终不认为中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认为这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所以,只能通过加速科技创新和产能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来应对这一问题。
金融波动
“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以及资金流动变化,会导致港币汇率波动加剧。”
问:贸易战的压力对香港有何影响?哪些行业首当其冲?
彭波:香港约90%的转口货物与中国内地相关,美国无理加征关税直接影响了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地位。一些企业可能会考虑将其供应链从香港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避关税。具体到行业而言,香港的贸易、物流和仓储行业或将首当其冲。
加征关税或将加剧香港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征关税使香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大幅上升,贸易量减少,相关的贸易融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贸易融资业务规模收缩,同时面临更高的坏账风险。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以及资金流动变化,会导致港币汇率波动加剧。如果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对香港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前景产生疑虑,可能会减少在香港的金融业务布局和投资,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构成挑战。
香港机遇
“贸易战的压力将迫使香港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离岸人民币业务、绿色金融等,加大投入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新领域。”
问:在香港的美国企业是否也会受到损害?贸易战对香港经济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吗?
彭波:香港作为全球服务中心,同样与美国有着重要的服务关系。美国在香港的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和地方分支机构的数量已从2023年的1273个增至2024年的1390个,在香港雇用了约7.7万人。2024年香港和美国的商品贸易总额为338亿美元,其中美国对香港的商品贸易顺差为219亿美元。关税冲击之下,美国通过香港获取的利益可能也会受到损害。
积极影响方面,彭波认为,香港未对美国采取反制关税,因此美国商品未来在港价格将显著低于内地,这将有利于内地游客赴港采购,从而刺激本港旅游消费。贸易战的压力将迫使香港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离岸人民币业务、绿色金融等,加大投入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新领域。彭波同时提醒,“特朗普冲击”本身可能是长期性的,未来一段时间,香港发展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做好准备。
贸易自主
“自2018年以来,中国方面一直在做美国跟中国脱钩的准备,而特朗普的这一轮贸易战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问:贸易战是否有可能导致全球体系“双核化”?美国制造业对中国是否有依赖?
彭波:贸易战若一直持续,或将导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双核化”。自2018年以来,中国方面一直在做美国跟中国脱钩的准备,而特朗普的这一轮贸易战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两国作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依存度依然很高。比如,相当大部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是美国企业生产的,2019年,中国商务部指出,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中,54%来自外资企业,53%来自加工贸易。相当部分中国商品是美国亟需的。比如美国人必须的医药产品:美国市场约50%的仿制药原料依赖中国供应,短期内难以重建本土产能。
美国制造业虽然空心化,但在产值方面依然保持在世界第二的水平。问题是,美国第二位的制造业水平,是建立在中国制造业进口的基础上,一旦贸易战长期打下去,美国的制造业将难以维持当前的水平。此外,根据目前透露出的美国方面制订的海湖庄园协议和米兰纲领,都是致他国于死地的策略。这个世界必然由从美国的“一核”转向中美“双核”,甚至很快转向中国“单核”。
平等谈判
“在美国政府发现敲诈行不通,愿意以平等的姿态开展谈判之前,谈判是没有意义的。”
问:有些人说特朗普不好战,追求和平,您是否认同?
彭波:不认同,关税战就是特朗普的战争手段。对外直接发动军事战争是要花很多钱的,特朗普舍不得,他希望通过贸易战,不花钱就能够获得战争的利益。而中国看穿了美国的伎俩,识破了他以加关税为手段反复讹诈的企图,所以不给他通过谈判实施敲诈的机会,而是直接反手对等加征关税,跟特朗普开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对话。
目前打破关税战僵局的前提是,美国特朗普政府首先承受不住关税战的代价主动要求开启谈判。“美国目前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特朗普政府现在是将自己置于火上烤,进退失据,急于脱身。”他说,贸易战两败俱伤,谈判是唯一可行的最终解决方案。但中国政府不会很快跟美国政府开展谈判,因为特朗普政府从来言而无信,而且不断的虚空造牌,一直试图借谈判以讹诈他国。对此中国早就心中有数。在美国政府发现敲诈行不通,愿意以平等的姿态开展谈判之前,谈判是没有意义的。
积极应对
“一方面要坚定不动摇,绝不后退;另一方面应及时加快国内产业调整。”
问:中方应该如何应对?
彭波:一方面要坚定不动摇,绝不后退;另一方面应及时加快国内产业调整。对此国内基本上有共识,就是危机倒逼改革。至于改革的具体方案,一方面前期各方面研究甚多,中国方面早做了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中央正在紧急研究相关对策,以积极应对新的变化。不久就可能全面推出系统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