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今年内地“五一”假期,各地假日文旅市场活跃。图为游客在昆明市特色夜市街区南强街巷品尝美食。\新华社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预计内地“五一”小长假(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为14.67亿人次。小长假期间,全国消费市场一派火热景象。避暑、踏浪、登山、探险……除了这些传统“游玩选项”以外,更有许多颇具新意的消费气象。
文化元素强势注入,文旅深度融合;就地变线走哪儿玩哪儿,人在“堵”途也不焦虑。此外,低空经济、文化IP、沉浸式体验等新潮玩法也吸引了众多“流量”,成为消费新宠。五天小长假,内地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各地蓬勃热烈的消费景象,成为印证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生动注脚。
“今天,我就把传统贯口《喇嘛和哑巴》,用流行歌曲《罗刹海市》的曲调唱出来,大家想不想听?……”伴随着名相声演员邹德江的喊号,舞台下瞬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在河北著名旅游景区野三坡,当地人将文化大舞台直接搭在了景区里,并邀请了众多知名歌唱演员、戏曲演员和相声艺术家亲临现场,为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带来“零门槛”的露天展演。从北京自驾到此的杜先生一家刚刚放下行李,便闻声赶到了演出现场。“这真是意外之喜!本来今晚我们没安排什么活动,这回多了一个夜间节目。”
参加文艺活动 体验“知识旅游”
大公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以文化大舞台和圆心,当地文旅部门在四周设置了丰富的吃喝玩乐摊位。老人可以逛一逛服饰大集,小孩子可以套圈、射气球,年轻人则可以一边品尝啤酒烧烤,一边聆听优美激扬的歌声……整个景区现场,仿佛一片沸腾欢乐的海洋。
今年“五一”小长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具有共性的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不仅要看山、望水,更要去参加文化艺术活动,体验文化娱乐项目。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了《甲骨文中的劳动智慧》《五一探文物 劳动铸匠心》等与文字有关的特色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则以“动态巡游+静态展演”的形式,推出主题活动,打造“全城皆戏、全天入戏”的沉浸式演艺氛围。上海市徐汇区衡复音乐街区以精彩的演出,为市民游客打造“可游、可品、可赏”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随遇而安 去到哪里玩到哪里
相比于往常的周密计划和紧凑安排,今年“五一”期间,更多家庭的旅游消费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灵活安排行程,随时机动变线,即使人在“堵”途,也不再过度焦虑。
“我们家本来想去呼伦贝尔,但因为时间上没协调好,再加上相应的高铁票早早售罄,于是临时决定自驾去乌兰察布。”北京市民姜先生告诉大公报,往年的假日旅游都被周密的计划所束缚,从而减损了许多愉悦感。所以,今年家里人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在去乌兰察布的路上,我们也堵了半天,但下车看看周围的山景,也觉得心情好得很。”
今年“五一”期间,内蒙古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国内游客更超过103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9%;甘肃“五一”假期前3天累计接待游客达162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86%。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在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量1217.03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24.15%……多点开花而并非集中一地,今年五一假期,内地文旅市场还呈现出热门目的地分散、全国各地普遍高热度的现象。
“低空旅游”火爆 新视角赏美景
今年“五一”假期正值2025第二届重庆低空飞行消费周。直升机、滑翔伞、三角翼等低空消费新业态迎来客流高峰。作为重庆市首批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重庆武隆开通了低空飞行体验航线,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从空中欣赏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的气势磅礴,感受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旖旎风光。
整个假期,当地体验低空飞行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游客聂女士对媒体表示,“飞起来之后,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希望下次再来。”游客汤先生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飞行项目,既紧张又兴奋。在空中,可以看到景区辽阔的山脉和大草原,非常震撼。”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它不仅丰富了地方上的旅游业态,也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游乐需求。重庆当地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会推出更多条的低空旅游线路,让游客朋友通过不一样的视角,感受当地的美丽景观,收获便捷、震撼的旅游体验。
游戏IP火爆 “首发首秀”招徕
今年“五一”假期,“首发首秀”经济展现出强劲势头。在上海,风靡国际的“黄油小熊”主题艺术展上海首展受到热烈追捧。店舖所在的商场中庭围满了拍照打卡的人,上百人排队等待进店购买“黄油小熊”限量商品。
优质游戏IP也成为吸引年轻客流的“引流神器”。在浙江,凭借《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中国美院成功出圈,一跃成为杭州热门打卡地。无独有偶,在距离西湖景区超20公里的市郊商场里,一场王者荣耀线下比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观看,使得该商场当日人流较普通周末明显更为密集。
在四川成都,大熊猫永远都是游客心中的“萌宠王者”。今年“五一”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上午场次均早早约满,仅部分下午场次仍有少量馀票。此外,三星堆博物馆5月1日-4日全时段票,也早早宣告售罄。当地文旅热度,可谓名不虚传。
各地“五一”文旅消费活力足
福 建
•全省监测125家4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7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假期前三天,这些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49.5万人次,同比增长27.7%。
安 徽
•全省A级旅游景区假期第三日接待游客410.6万人次。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肥西三河古镇、阜阳八里河旅游区等多个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青 海
•西宁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91.5万人次,其中纳入重点监测的30个景区接待游客64.69万人次。为激发市场活力,西宁发放了530万元消费券。
黑龙江
•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中央大街、太阳岛、哈尔滨极地公园、东北虎林园等景区备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