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苏港发挥产业链优势 深化AI协作

2025-05-08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7日,“融合发展 科创未来”第三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沙龙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行两场圆桌沙龙。\大公报记者陈旻摄

  5月7日,由南京大学与香港江苏社团总会联合主办的“融合发展 科创未来”第三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沙龙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以“人工智能─AI无界 苏港同行”为主题,旨在激荡两地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的创新合作思维,为共同开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创会会长唐英年率香港商界与高校百人代表团出席。

  “苏港两地都把人工智能提升至重要的战略位置,两地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各有优势,相信将会为彼此带来巨大的合作空间,促进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两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视频致辞表示,江苏和香港分别在人工智能产业和研究方面表现突出,未来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深化与江苏的科创交流与协作,同为国家创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大公报记者 陈旻

  本届沙龙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协办,含主旨报告、圆桌沙龙、企业参访等丰富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创会会长唐英年,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社联部部长苏玉军,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姚茂龙,全国政协委员、东泰集团主席李君豪,南洋商业银行执行董事兼代行总裁、南商中国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建东,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秦泗钊,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岩,江苏省委统战部一级巡视员李卫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江苏省企业家代表与南京大学师生等220余人出席。

  两地合研29项目获省级支持

  “江苏产业发展蓬勃,目前在人工智能产业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数量均列全国第三位。香港在人工智能研究有深厚的基础,有5所大学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50名,数量为亚洲最多,全球仅次于美国。”孙东介绍道,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包括设立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出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和自己研创的大语言基础模型,“即将推出的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等,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更把人工智能列为关键产业。”

  “近5年来,江苏共立项支持苏港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项目29项,省级经费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赵岩表示,这些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一国两制”框架,苏港创新协作的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

  组织实地考察 推动创科合作

  “中国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将成为推动AI技术发展的强劲动力。”姚茂龙说,“总会一直重视和关注专业人才培养,透过举办各类研讨会、论坛等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和推进与专业界的互动交流,用形式多样的互动形式和实地考察活动,推动苏港两地在创新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岭南大学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秦泗钊与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黎铭分别作《高等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创新》与《代码大模型:现状与挑战》主旨报告。此外,还举行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两场圆桌沙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