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中俄双边合作 从“量”向“质”昇华

2025-05-09 05:02: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钱峰向大公报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领导人此次莫斯科会晤进一步巩固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明确了双方在历史认同、国际治理、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共同立场,为应对纷繁复杂国际局势提供了“中俄方案”。

  中俄元首达成广泛共识,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钱峰表示,从会谈达成的共识成果看,两国在行动上以经济、科技、安全等多维度合作,有力推动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机制上,两国通过文件签署与部门对接,凸显“实效导向”,显示双方合作从宏观共识继续向执行层面下沉,进一步确保了合作的可持续性。在价值观上,两国强调共同维护二战正确史观,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二战胜利成果,反对篡改历史,用历史与文化的共同记忆,为开创两国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此次中俄元首会晤释放出的信号,钱峰认为,会晤释放出的核心信号是,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之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全面聚焦全球和地区的前沿、重大议题,共同携手构建更具韧性的合作框架,继续从“量”的积累向“质”的升级方向演进。中俄关系走深走实的历史进程不仅为两国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双保险”,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区别于西方模式的替代性选择。\大公报记者葛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