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路透社
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亮相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作为解放军的“排面担当”,这次已是三军仪仗队第三次参加俄罗斯阅兵式。
自2010年以来,解放军仪仗队已经十馀次赴国外参加相关庆典,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勃发英姿和崭新气象,成为军事外交的亮丽“名片”。/马浩亮(文)
解放军仪仗队是参加此次莫斯科红场阅兵式规模最大的外国方队。仪仗队员手持的礼宾枪是95式自动步枪,科技感和威严感拉满。
仪仗队是解放军的“排面担当”。在历次大阅兵中,仪仗队都是作为第一个方阵领衔出场;并在重大活动及外国重大庆典中展示国威军威。
优中选优 腿绑4公斤沙袋训练
仪仗队员都是优中选优,需要进行严格的体能测试、政治考核。在日常军姿训练中,仪仗队员可以保持3个小时纹丝不动,以训练形体笔直挺拔。行进步伐需要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标准,仪仗队员在小腿绑着4公斤重的沙袋,往往一次训练需要踢腿上千次,平均每人每年穿破7双皮靴。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通常被称为“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戍区警卫第一师。回溯历史,仪仗队于1953年6月正式组建,1956年从原来单一的陆军仪仗队,改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1983年9月,定名为解放军警卫第一师仪仗队,1986年升格为仪仗大队。1992年10月,仪仗队队长首次使用军刀。2014年,解放军仪仗队首次选拔了30名仪仗女兵。
仪仗司礼大队 负责天安门升旗
2018年,仪仗大队体制再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原隶属于武警部队的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礼炮队等,统一转隶解放军仪仗大队。2022年,原隶属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的解放军军乐团,也转隶仪仗大队,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涵盖了原来的仪仗、军乐、礼炮、国旗护卫等各项任务,职能空前广泛。
仪仗司礼大队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来访任务,接受检阅,举行分列式行进,国歌、军乐演奏,礼炮鸣放等;也负责阅兵、大型军事演习、重要会议、赛事的相关礼宾任务,以及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降、护卫。
正如战机、舰艇“涂装就是战斗力”,军装也是军人士气斗志、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组建70多年来,解放军仪仗队经历了5版礼宾服换装,目前身着的是14式礼服。
从1953年正式组建到80年代初的30年间,仪仗队没有专门的礼宾服。仪仗队第一代专用礼宾服是83式礼宾服。80年代末曾试装89式礼宾服,由于效果欠佳,未正式列装。
2014年8月,三军仪仗队开始换发14式礼宾服。新军服分为春秋礼宾服、夏礼宾服、冬礼宾服三类。由于从2014年起增加女仪仗队员,专门设计了女式礼宾服,采用裙服、捲簷帽。陆军礼宾服由棕绿色改为松枝绿,海军、空军颜色分别由藏青、蓝灰加深为深藏青、深蓝灰。统一内着白衬衣,不再按军种区分颜色。